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缓刑犯能否到外地打工?
释义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报告活动情况;遵守会客规定;外出工作需批准。违反规定,严重情节将撤销缓刑。缓刑程序包括立即执行判决、移交公安机关、亲属和经济担保、回访考察、考验期满宣布等。
    法律分析
    可以去外地工作。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罪犯在缓刑期间外出打工的,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否则可能会被撤销缓刑,收监执行。
    缓刑的程序主要如下:
    1、缓刑判决从依法确定之日起,人民法院就应当立即交付执行;
    2、应当依法移送公安机关交付考察;
    3、实行亲属责任担保和经济担保的方法,敦促缓刑犯自觉接受改造;
    4、人民法院应当做好缓刑犯的回访考察工作,不定期检查缓刑的执行情况;
    5、做好缓刑考验期满的宣布。
    拓展延伸
    缓刑犯外地就业政策:限制与机会并存
    缓刑犯能否到外地打工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法律、社会和人道主义等多个方面的考量。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缓刑犯具有一定的自由,但也受到一些限制。在一些地区,缓刑犯可以申请到外地打工,但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和监管。这种限制是为了确保缓刑犯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并保护社会的稳定和公共安全。
    然而,限制并不意味着完全剥夺缓刑犯的机会。一些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致力于提供就业机会和培训计划,帮助缓刑犯重新融入社会。这些机会不仅为缓刑犯提供了经济来源,也为他们重建自信、改变行为提供了契机。
    因此,缓刑犯能否到外地打工的问题并非简单的是非题,而是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都应该共同努力,为缓刑犯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支持,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同时也要保障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结语
    缓刑犯能否到外地打工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法律、社会和人道主义等多个因素。尽管缓刑犯受到一定的限制,但一些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致力于提供就业机会和培训计划,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应共同努力,为缓刑犯提供更多机会和支持,同时保障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五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第七十六条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18:5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