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被取保候审的案件一定要等一年吗? |
释义 |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取保候审的期限最长不超过12个月,具体时间由司法机关决定。因此,被取保候审的案件并不一定要等一年。实际上,取保候审的审查起诉办案期限已从1个月调整为12个月,但这并不意味着案件会被搁置不办或久拖不决。相反,司法机关应切实保障犯罪嫌疑人的人身权利,提高办案质量和工作效率,尽可能缩短办案期限。取保候审期间,被取保候审人需要遵守《刑事诉讼法》第56条的规定,否则司法机关可能不退还保证金,将其上缴国库。根据不同情况,司法机关还可以责令当事人重新办理取保手续,或者转变为监视居住、逮捕等强制措施。值得注意的是,取保候审成功并不意味着不用坐牢。即使取保候审成功,很多案件仍然需要开庭审理。最后,只要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法,仍然需要去坐牢。实际操作中,能取保的案件最后判缓刑的几率相对较高,但并非取保一定就能获得缓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