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多久后不再享受报销? |
释义 | 异地医保报销时间限制因地而异,一般最晚应于次年第一季度清算完毕。参保人在异地住院需先支付费用,再办理报销手续。报销时间一般为6个月至1年,超过时间将不予报销。建议出院当天办理报销手续,最迟半年内报销。需出示医保卡和收费票据,与医疗机构直接结算。各地应建立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制度,方便参保人享受医保待遇。 法律分析 各地医保报销的时间限制是不同的,所以异地出院多久不给报销需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确定,一般最晚应于次年第一季度清算完毕。 1、医疗保险参保人在定点联网医院住院的,出院时候可以直接进行医疗费用现场结算。但因特殊情形,例如参保人员在外省市医疗机构就医,则必须参保人先行支付医疗费用,再前往参保地社会保险机构办理医疗费用报销手续。 2、异地就医报销时间一般在6个月-1年。一般超过了医保报销时间就不予报销。出院之后迟迟不去报销医保,过了规定的期限就不会给予报销。一般情况下当年的医疗费用当年报销,不隔年报销,当然了,如果是跨年住院,那么需要结算报销当年的医疗费用,过期不能报销。参保人员去异地就医治病,则必须先行支付医疗费用,然后携带身份证、社保卡、住院费用清单等资料前往社保机构办理住院费用报销手续。 3、医疗费用报销有时间限制,因此建议最好在出院当天及时办理报销手续,如果有事无法办理,那么应该出院后半年之内报销。一般的话,都是上半年报销上一年度下半年的费用,下半年报销当年上半年费用。 医保报销注意事项: 医保报销参保人员需要向工作人员出示医保卡,注意保留医院出具的收费票据,就诊时向工作人员出示医保卡和医疗手册,取药缴费时应将医保卡和缴费单据一起交给相关工作人员。各地医保报销的时间限制是不同的,需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确定。参保人员医疗费用中应当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直接结算。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制度,方便参保人员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结语 合理合法地享受医保报销待遇,需要了解各地的时间限制。异地就医时,需提前了解报销时间范围,避免超时无法报销。出院后,尽早办理报销手续,或在半年内完成,以确保及时报销。持医保卡、收费票据等资料前往社保机构办理手续,确保报销顺利进行。各地应建立完善的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制度,方便参保人员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八条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 《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 第三十八条国家跨省异地就医管理子系统每日自动生成日对账信息,实现参保地、就医地省级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和国家跨省异地就医管理子系统的三方对账,做到数据相符。原则上,参保省应每日完成当日结算信息对账,每月3日前完成上月所有结算费用的对账。如出现对账信息不符的情况,省级经办机构应及时查明原因,必要时提请国家级经办机构协调处理。 第五十条原则上,当月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费用应于次月20日前完成申报并纳入清算,清算延期最长不超过2个月。当年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费用,最晚应于次年第一季度清算完毕。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