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疫情期间上班的补助标准? |
释义 | 根据工作量大小、时间长短、条件好坏、防护难易以及危害身体健康的程度等情况,分别享受一、二、三、四类卫生防疫津贴,详情如下 (一)一类津贴:每人每月560元 1.专职从事烈性(甲类及参照甲类管理)传染病防治工作的; 2.专职从事强致癌性物质的监测和研究工作的; 3.深入高山、野外、荒漠、森林从事自然疫源性疾病病源调查、病媒昆虫、动物采集、考察等工作的。 (二)二类津贴:每人每月450元 1.在急性(乙类)传染病流行期间深入病区进行防病治病工作的; 2.专职从事放射线和同位素监测工作的; 3.专职从事强毒、强菌室工作的。 (三)三类津贴:每人每月350元 1.深入病区进行寄生虫病、地方病防病治病工作的; 2.从事病源探索工作的; 3.专职在病区处理污水、污物的,除害灭虫工作的; 4.专职从事尘、毒弥漫场所实地调查、监测的; 5.实施现场抢救工作的; 6.遇到地震、洪水、高温、伤寒、食物中毒、生物战等紧急情况,深入第一线进行防病灭病工作的。 四类津贴是什么?                                                                  每人每月260元 1.专职从事消毒、杀虫、灭鼠工作和污水、粪便卫生管理工作的; 2.专职从事实验动物饲养工作的; 3.专职从事卫生监测、检疫工作的。 综上所述根据当地的规则不同,标准也会有所不同,可以查询下当地的相关规定,当然不同的职业疫情期间的补助标准也是不同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六十四条对从事传染病预防、医疗、科研、教学、现场处理疫情的人员,以及在生产、工作中接触传染病病原体的其他人员,有关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采取有效的卫生防护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并给予适当的津贴。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