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哪些企业有权签订集体劳动合同? |
释义 | 有权签订集体劳动合同的企业有:1、依法成立的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企业。非独立法人企业如果与同级工会组织或职工代表签订集体合同,必须经企业法定代表人书面授权委托,方可代表行政方与职工方进行协商。2、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工会组织。没有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应先申请建立工会组织或民主选举一定数额的职工代表。3、已经建立劳动合同制度。未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的企业,应首先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然后再协商签订集体合同。4、已经建立集体协商机制,具有较完善的集体协商办法。包括:双方代表的产生、变更方法和代表的权利义务;双方协商的原则、内容和程序等。订立集体合同,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在合同的内容、形式、订立程序方面都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并且坚持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只有这样,集体合同才能既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又能得到双方当事人的切实履行。 签订集体劳动合同有哪些好处 签订集体劳动合同的好处:(1)集体劳动合同可以促进企业发展生产,改善职工的生活福利条件。集体合同围绕着企业负责人的任期目标,规定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和发展计划,规定在完成生产任务的基础上,企业改善职工生活福利方面的计划和措施,这不仅使企业和劳动者双方建立起相互依靠、相互配合的密切关系,也促使双方自觉地在平等基础上相互监督、相互制约。职工明确了企业的生产计划,可以努力完成或超额完成生产任务,促进企业生产发展。企业生产发展了,职工的生活福利待遇也可以得到改善。(2)集体劳动合同可以较好地体现职工在企业中的主体地位,加强了企业的民主管理,是企业管理民主化的重要形式。集体合同是广大职工智慧的结晶,它所规定的各项条款的讨论、签订仪式的举行、合同执行情况的检查,都是在职工代表大会主持下进行的,体现了职工参加民主管理的原则。集体合同制度的贯彻实施,可以大大提高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使职工更加关心企业的生产情况和各项重大问题的决策。(3)集体劳动合同可以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较好在发挥工会的作用,提高工会在职工中的威信。集体合同对企业行政的经营管理工作提出了各项具体要求,这必然加重了企业行政的责任,督促企业行政的各级负责人都要为履行集体合同规定的义务而努力工作。集体合同还规定了工会的一系列权利与义务,把工会的各项工作同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紧密地结合起来。所以,工会干部必须尽力完成自己的职责,既要密切联系广大职工,又要协助企业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集体合同不但充实了工会的工作内容,同时也提高了工会在职工中的威信。(4)集体劳动合同可以弥补劳动法规的不足,健全劳动法制。集体合同中的有些内容是劳动法规的具体化,有些是在符合劳动法规的前提下作出补充规定,这些内容不但为企业调整劳动关系提供了具体依据,同时也弥补了劳动法规的不足,加强了劳动法制的建设。集体合同体现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结合。签订集体合同,有利于解决职工生产与生活的矛盾,从而使广大职工认识到只有搞好生产,才能改善生活,调动起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如何签订集体劳动合同 集体劳动合同的签订程序:1、产生协商代表。参加集体协商的双方代表人数应当相等,每方至少3人,并各自确定一名首席代表。2、提出要约并作出回应。一方提出签订集体合同要求的,另一方应当在二十日内以书面形式给以回应,进而商定协商的时间、地点、内容及有关事宜。3、集体协商。就集体合同的内容,双方协商代表有义务向对方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并进行集体协商。涉及保密规定或者商业秘密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协商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六十日。集体协商未达成一致或者出现事先未预料的情况时,经双方协商代表同意,可以中止协商。中止期限及下次协商时间、地点、内容由双方商定。4、职代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经双方协商代表协商一致的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职工代表或者职工出席,且须经全体职工代表半数以上或者全体职工半数以上同意,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方获通过。5、双方首席代表签字。6、上报劳动行政部门审查。用人单位应当在集体合同签订后十日内,将合同正式文本一式三份及说明材料报送有管辖权的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查,用人单位工会应当同时将合同正式文本报送上一级地方工会。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报送的集体合同或专项合同的下列内容进行合法性审查:签约双方主体资格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集体协商程序是否违反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集体合同或专项合同内容是否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7、正式生效,公布于众。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自收到到文本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即行生效。提出书面异议的,签约双方应当进行协商、修改或者作出说明,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讨论通过后重新报送。地方工会或行业工会对集体合同有异议的,应当通过同级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向企业提出书面意见。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具有法律效力。职工个人与企业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 签订集体劳动合同的好处有哪些 一、集体劳动合同可以促进企业发展生产,改善职工的生活福利条件。集体合同围绕着企业负责人的任期目标,规定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和发展计划,规定在完成生产任务的基础上,企业改善职工生活福利方面的计划和措施,这不仅使企业和劳动者双方建立起相互依靠、相互配合的密切关系,也促使双方自觉地在平等基础上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二、集体劳动合同可以较好地体现职工在企业中的主体地位,加强了企业的民主管理,是企业管理民主化的重要形式。集体合同是广大职工智慧的结晶,它所规定的各项条款的讨论、签订仪式的举行、合同执行情况的检查,都是在职工代表大会主持下进行的,体现了职工参加民主管理的原则。三、集体劳动合同可以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较好的发挥工会的作用,提高工会在职工中的威信。集体合同对企业行政的经营管理工作提出了各项具体要求,这必然加重了企业行政的责任,督促企业行政的各级负责人都要为履行集体合同规定的义务而努力工作。集体合同还规定了工会的一系列权利与义务,把工会的各项工作同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紧密地结合起来。四、集体劳动合同可以弥补劳动法规的不足,健全劳动法制。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制定了大量的劳动法规,但还是不够健全,还有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现象。集体合同中的有些内容是劳动法规的具体化,有些是在符合劳动法规的前提下作出补充规定,这些内容不但为企业调整劳动关系提供了具体依据,同时也弥补了劳动法规的不足,加强了劳动法制的建设。风险提示:签订集体劳动合同有好处也有弊端。集体劳动合同的签订对于劳动者的个别化差异不能及时调整,无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更多是考虑职工整体的需求和相同条件,对于用人单位的精细化管理不存在太大的参考性,用人单位在管理中还应当进行细化区分。 签订集体劳动合同的程序怎样规定 集体劳动合同按如下程序订立:(一)收集职工对集体合同的意见和建议,制定集体合同草案:集体合同应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订。一般情况下,各个企业应当成立集体合同起草委员会或者起草小组,主持起草集体合同。起草委员会或者起草小组由企业行政和工会各派代表若干人,推行工会和企业行政代表各一人为主席或组长和副主席或副组长。起草委员会或者起草小组应当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要求,开展集体协商会议,提出集体合同的初步草案。(二)审议:将集体合同草案文本提交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审议。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审议时.由企业经营者和工会主席分别就协议草案的产生过程、依据及涉及的主要内容作说明,然后由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对协议草案文本进行讨论.作出审议决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有2/3以上职工代表或者职工出席,且须经全体职工代表半数以上或者全体职工半数以上同意,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方获通过。(三)签字:集体合同草案经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由双方首席代表签字或盖章。(四)登记备案:集体台同签订后10日内,应将集体合同的文本及其各部分附件一式三份提请县级以上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备案。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自收到到文本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该合同即行生效。(五)公布:集体台同一经生效.企业应及时向全体职工公布。如果集体协商过程中发生争议,双方当事人不能协商解决的,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可以书面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协调处理申请;未提出申请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为必要时也可以进行协调处理。 集体劳动合同的签订程序是怎样的 集体劳动合同的签订程序:1、产生协商代表。参加集体协商的双方代表人数应当相等,每方至少3人,并各自确定一名首席代表。2、提出要约并作出回应。一方提出签订集体合同要求的,另一方应当在二十日内以书面形式给以回应,进而商定协商的时间、地点、内容及有关事宜。3、集体协商。就集体合同的内容,双方协商代表有义务向对方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并进行集体协商。涉及保密规定或者商业秘密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协商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六十日。集体协商未达成一致或者出现事先未预料的情况时,经双方协商代表同意,可以中止协商。中止期限及下次协商时间、地点、内容由双方商定。4、职代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经双方协商代表协商一致的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职工代表或者职工出席,且须经全体职工代表半数以上或者全体职工半数以上同意,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方获通过。5、双方首席代表签字。6、上报劳动行政部门审查。用人单位应当在集体合同签订后十日内,将合同正式文本一式三份及说明材料报送有管辖权的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查,用人单位工会应当同时将合同正式文本报送上一级地方工会。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报送的集体合同或专项合同的下列内容进行合法性审查:签约双方主体资格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集体协商程序是否违反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集体合同或专项合同内容是否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7、正式生效,公布于众。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自收到到文本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即行生效。提出书面异议的,签约双方应当进行协商、修改或者作出说明,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讨论通过后重新报送。地方工会或行业工会对集体合同有异议的,应当通过同级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向企业提出书面意见。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具有法律效力。职工个人与企业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 该内容由 陈龙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