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老板是否违反劳动法?员工是否有赔偿? |
释义 | 用人单位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将面临多种法律后果,包括支付双倍工资、无法约定试用期、难以稳定员工和技术人员、难以保护商业秘密以及难以进行竞业限制等。劳动合同法规定,员工可以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作为赔偿,补缴社保,并可申请劳动仲裁。因此,用人单位应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以规避法律风险并保障员工权益。 法律分析 一、老板开除员工没有合同有赔偿吗? 老板开除员工没有合同是有补偿的。只要员工能够证明事实劳动关系的就可以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作为赔偿,补缴社保,经济补偿。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从第二个月起支付双倍工资(最多11个月),补交社保;解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还应支付经济补偿。拒不执行的员工有权向劳动局申请仲裁。 二、用人单位拒绝签劳动合同有哪些解决方式? 1、没签劳动合同单位违反劳动法,书面提出离职后可以立即走人,除要求单位支付工资、押金外,还可主张经济补偿金、上班第二个月以后的双倍工资、补缴社保等;从离职开始算,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 2、申请劳动仲裁: 携带劳动仲裁申请书、身份证复印件、相关证据,然后去当地仲裁委申请立案就可以。立案后,本人去找新工作,不会耽误什么。 3、前提是有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 比如有公司名称的工装、工作证或工作牌(最好盖有公章)、工资卡、工资条、考勤记录、社会保险缴纳记录、同事证言(离职在职的都可以)、录音录像或者其它有本人名字和公章的文件等(其中有公章的工作证、社会保险缴费记录、有本人名字和公章的文件,有一个足以证明劳动关系) 三、单位不与员工签合同的处罚是什么? 1、支付双倍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无法约定劳动者的试用期。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对新招员工就难以约定试用期,直接招用,不仅需要增加试用期期间的支出,而且容易带来用人风险。 3、难以稳定员工和技术人员。如果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职工可以说走就走,无需提前一个月打离职报告,法律不追究其责任。技术人员也同样。如果用人单位与技术人员不签订劳动合同,不仅可以说走就走,无许承担培训费用。 4、难以保护商业秘密。每个企业或多或少有商业秘密,不签劳动合同,无法通过劳动合同增加条款,很难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 5、难以进行竞业限制。企业要对劳动者进行竞业限制,主要针对高技能人才,不签订劳动合同,无法通过劳动合同作出竞业限制,采用其他办法很难收效。 实践中出现很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现象,这种行为是违反我国相关的法律的,劳动合同法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有很多,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的,需赔双倍工资。因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签订劳动合同,有利于企业规避法律风险,也有利于保障职工的权益。 结语 用人单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是法律的要求,未签订劳动合同会带来一系列的法律后果。员工可以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作为赔偿,并补缴社保和支付经济补偿。如果单位拒绝签劳动合同,员工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等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对于单位来说,不签劳动合同会面临支付双倍工资、无法约定试用期、难以稳定员工和技术人员、难以保护商业秘密等问题。因此,签订劳动合同有利于规避法律风险,也有利于保障双方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七条 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的无效合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