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国家工伤赔偿标准每天多少钱 |
释义 | 工伤保险待遇标准根据伤残程度划分,一至四级伤残按月工资补助,五至六级伤残为18-16个月工资,七至十级伤残为13-7个月工资。工伤死亡则提供丧葬补助金和供养亲属抚恤金,且亲属需为工亡职工主要生活来源且无劳动能力。 法律分析 1、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2、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 3、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4、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 拓展延伸 工伤赔偿标准调整方案:全面审议与适应新经济形势的需求 工伤赔偿标准调整方案旨在全面审议和适应新经济形势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作环境的变化,原有的工伤赔偿标准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实需求。因此,本方案旨在通过全面审议现行标准,综合考虑劳动者权益和企业可负担能力,合理调整工伤赔偿标准,以更好地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制定调整方案时,将充分考虑各方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包括工会组织、雇主代表、劳动法律专家等。同时,还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相关研究成果,确保调整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新经济形势下,工伤赔偿标准的调整必须与时俱进,符合现代劳动关系的特点和需求。我们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工伤赔偿金额,以更好地弥补劳动者的损失;完善工伤认定和赔偿机制,确保工伤事故的公正处理;加强预防工伤的措施和宣传教育,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执法力度,确保工伤赔偿的及时支付。 通过全面审议和适应新经济形势的需求,我们相信工伤赔偿标准调整方案将为劳动者提供更好的保障,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进步。 结语 根据以上规定,工伤赔偿标准调整方案旨在全面审议和适应新经济形势的需求。通过合理调整工伤赔偿标准,我们将更好地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制定方案时,我们将充分考虑各方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我们将提高赔偿金额,完善认定和赔偿机制,加强预防措施和宣传教育,以及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执法力度。通过这些措施,我们相信工伤赔偿标准调整方案将为劳动者提供更好的保障,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进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