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监护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员有哪些
释义
    限制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由其法定代理人担任,首选配偶,其次是父母或子女,然后是其他近亲属。如果没有亲属愿意担任,只要得到居委会或村委会的同意,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职责的人或组织也可以担任监护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是父母,如果父母已故或无监护能力,可以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或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担任,但需得到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村委会或民政部门的同意。
    法律分析
    一、限制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有哪些
    1、限制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法定代理人中担任监护人的顺序首选配偶,没有配偶的可以是父母或者子女,父母或者子女都没有的可以由其他近亲属担任,其他近亲属也没有的,那么就看有谁愿意担任监护人职责,愿意担任监护人职责的人或者组织只要征得居委会或者村委会的同意就可以。
    2、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三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第二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配偶;(二)父母、子女;(三)其他近亲属;(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谁
    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是未成年人的,其监护人是父母。如果是成年人的,其监护人是配偶、父母、子女等。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第二十七条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结语
    根据上述内容,限制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顺序为配偶、父母或子女,如无法担任监护人,则可以由其他近亲属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人或组织担任,但需经居委会或村委会同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为父母,如父母无监护能力,则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或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担任,但需经居委会、村委会或民政部门同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六章 政府保护 第九十三条 对临时监护的未成年人,民政部门可以采取委托亲属抚养、家庭寄养等方式进行安置,也可以交由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或者儿童福利机构进行收留、抚养。
    临时监护期间,经民政部门评估,监护人重新具备履行监护职责条件的,民政部门可以将未成年人送回监护人抚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八章 法 律 责 任 第七十三条 老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代理人有权要求有关部门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人民法院和有关部门,对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申诉、控告和检举,应当依法及时受理,不得推诿、拖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八章 法 律 责 任 第七十七条 家庭成员盗窃、诈骗、抢夺、侵占、勒索、故意损毁老年人财物,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7: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