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局对劳动仲裁案件解决不及时,怎么办? |
释义 |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后,如果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逾期未决定,申请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劳动仲裁需要提交相关材料,仲裁委员会将进行立案、举证、调解和裁决等程序,结案期限为60天。申请人可以远程指导服务并自行撰写法律文书,期间可继续工作。 法律分析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由此可见,申请劳动仲裁,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仲裁申请要求: 1、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北京地区不需要提供登记信息)! 2、提交材料后,5个工作日仲裁委给予立案,然后给双方举证期,给对方答辩期;然后开庭审理,之后对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仲裁委下达裁决书;劳动仲裁60天内结案;对于裁决书不服,劳动者可以起诉到法院; 3、可以不请当地律师代理,请专业人士提供远程指导服务并写劳动仲裁申请书、证据清单等法律文书。并且申请劳动仲裁期间,不耽误劳动者去新单位工作! 拓展延伸 劳动仲裁案件长期未解决,应该如何应对? 当劳动仲裁案件长期未解决时,应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首先,与劳动局进行积极沟通,了解案件的进展情况,并要求加快处理进程。其次,寻求法律援助,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法律建议和支持。同时,可以考虑向上级劳动监察部门或相关行政机构投诉,以促使劳动局加快办理速度。此外,可以尝试通过协商或调解解决纠纷,减少对劳动局的依赖。最后,如果上述方法无效,可以考虑提起行政诉讼或其他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总之,积极主动地采取行动,寻求合法途径来应对长期未解决的劳动仲裁案件是关键。 结语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申请劳动仲裁后,若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逾期未作出决定,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仲裁申请需要准备相关材料,并依法进行举证、答辩、调解等程序。在劳动仲裁长期未解决的情况下,可以积极与劳动局沟通、寻求法律援助、投诉相关机构,或通过协商、调解等方式解决纠纷。如上述方法无效,可以考虑提起行政诉讼或其他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积极主动地采取行动,寻求合法途径解决劳动争议是至关重要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章 附则 第五十四条 【本法生效时间】本法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二节 申请和受理 第二十九条 【仲裁申请的受理和不予受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章 劳动争议 第八十二条 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六十日内作出。对仲裁裁决无异议的,当事人必须履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