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家属代签刑事谅解书生效吗 |
释义 | 刑事谅解书是指受害人与嫌疑人或其家属就刑事案件达成和解的法律性质文件。谅解书需注意双方对赔偿数额的一致意见,并仔细阅读条款,包括谅解、受害人信息、案件经过、赔偿情况等。根据最高法院的指导意见,达成刑事和解协议可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下,较轻的犯罪可减少50%以上或免除处罚。 法律分析 谅解书由一个主要家属,即父母、配偶、子女、兄弟姐妹签字即可,或者由当事人委托的代理人签字。刑事谅解书,一般指刑事案件的受害人与嫌疑人或其家属之间,就刑事案件的结果达成和解,而由被害人一方所出具的法律性质的书面文件。但是,在谅解书上签字前要注意以下事项:1、对于赔偿数额要达成一致意见后再考虑签订谅解书2、签字之前要仔细阅读谅解书的条款,如受害人对嫌疑人的谅解、受害人基本情况、案件经过、赔偿情况等。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第十条对于当事人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七条达成刑事和解协议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礼道歉以及真诚悔罪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下;犯罪较轻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 拓展延伸 刑事谅解书的有效性与家属代签是否有关? 刑事谅解书的有效性与家属代签存在一定的关联。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刑事谅解书需要由被害人或其合法代表签署,以表示对犯罪行为的谅解和和解。家属代签作为一种代理行为,代表被害人表达谅解的意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谅解书的有效性。然而,是否接受家属代签的刑事谅解书,还需考虑法院的判断和具体情况。法院将综合考虑被害人意愿、家属代签的合法性、公益性等因素,最终决定刑事谅解书的有效性。因此,家属代签可以影响刑事谅解书的有效性,但具体结果还需根据法律和法院的判断来确定。 结语 刑事谅解书的有效性与家属代签存在关联。根据法律规定,谅解书需被害人或其合法代表签署,代签可表达谅解意愿。但是否接受家属代签需考虑法院判断和具体情况。法院将综合考虑被害人意愿、代签合法性、公益等因素,决定谅解书有效性。家属代签影响谅解书有效性,具体结果需根据法律和法院判断确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四章 调解程序 第十八条 基层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对适宜通过人民调解方式解决的纠纷,可以在受理前告知当事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三章 人民调解员 第十五条 人民调解员在调解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由推选或者聘任单位予以罢免或者解聘: (一)偏袒一方当事人的; (二)侮辱当事人的; (三)索取、收受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四)泄露当事人的个人隐私、商业秘密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二章 人民调解委员会 第十一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建立健全各项调解工作制度,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