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拘役5个月缓刑的刑期是多久?
释义
    判处拘役5个月缓刑一般在5个月以上一年以下,判处拘役5个月缓刑6个月意味着判决拘役6个月,但先不执行,给予5个月的考验期,判处拘役4个月缓刑6个月意味着监狱改造4个月,但有6个月的考验期,在考验期内没有犯新罪或违反规定,则不用执行刑罚。
    法律分析
    一、拘役5个月缓刑一般几个月
    判处拘役五个月的,人民法院判处缓刑的,缓刑考验期应该在五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我国刑法规定,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处缓刑,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刑法》第七十三条
    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二、拘役五个月缓刑六个月是什么
    判处拘役5个月缓刑6个月的意思是:判处刑罚拘役6个月,但先不用关押,给予5个月的考验期,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拘役6个月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刑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三、拘役4个月缓刑6个月是什么
    判刑4个月缓刑6个月是监狱改造4个月,但是会有6个月的考验期,在缓刑考验期限内没有犯新罪或者违反规定,考验期满了就不用执行两年有期徒刑。如果在考验期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就撤销缓刑,立即执行两年有期徒刑。考验期内是不用坐牢的。
    《刑法》第七十六条
    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刑法》第七十七条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结语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判处拘役五个月缓刑的犯罪分子,缓刑考验期限应在五个月以上一年以下。而判处拘役五个月缓刑六个月的意思是,在判决后不用关押,给予五个月的考验期,考验期满后原判的拘役六个月将不再执行。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需符合一定条件,并在缓刑考验期内遵守法律规定,否则将撤销缓刑并执行原判刑罚。缓刑的目的在于促使犯罪分子悔过自新,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2012修正):第四章 狱政管理 第三节 戒具和武器的使用 第四十五条 监狱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使用戒具:
    (一)罪犯有脱逃行为的;
    (二)罪犯有使用暴力行为的;
    (三)罪犯正在押解途中的;
    (四)罪犯有其他危险行为需要采取防范措施的。
    前款所列情形消失后,应当停止使用戒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戒严法:第四章 戒严执勤人员的职责 第二十七条 戒严执勤人员对于依照本法规定予以拘留的人员,应当及时登记和讯问,发现不需要继续拘留的,应当立即释放。
    戒严期间拘留、逮捕的程序和期限可以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的限制,但逮捕须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2012修正):第四章 狱政管理 第一节 分押分管 第四十条 女犯由女性人民警察直接管理。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3:5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