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合同到期后,一般情况下双方都会按照约定进行结算。但是如果出现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问题,就需要根据合同双方的约定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遭受了经济损失或者侵权行为,可以依据合同法、民法典等相关法律规定,采取相应的救济措施进行维权。另外,对于一些保密协议、竞业限制等条款,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定,避免自己受到不必要的损失。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七十一条: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合同义务。如果一方未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了损害,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二条: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债务人未能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债权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强制债务人履行,或者请求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采取其他强制措施。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四条: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未与劳动者订立新的劳动合同的,视为与劳动者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视为与原用人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