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公款挪用罪的刑法规定是什么? |
释义 | 挪用公款罪的量刑根据三种情况分别决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量刑是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营利活动数额较大的量刑也是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且超过三个月未还的量刑是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其中金额巨大且情节严重的可判十年以上或无期徒刑。 法律分析 挪用公款怎么量刑?那么这一个呢我们首先要了解挪用公款罪,那么这个罪呢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它是分三种情况的: 第一、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 第二、是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营利活动数额较大的。 第三、是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 那么来讲的话,这里呢就说因为分了三种情况会对应三种不同的这个量刑的。那么来讲的话就是说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那么它的一个量刑是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那么后面两种情况呢提到的这个量刑是这样规定的,就说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那么来讲的话需要考虑有一个就是说五年以上,它的一个数额较大和情节严重的这么一个情况,那么情节严重呢,主要是有这样的一些情况,一个是挪用的金额很大,就是200万以上,那么挪用救灾、抢险、防汛等等,就是这些特定款物的这个金额达到100万元以上,未满200万元的。那么还有一档呢就说是处于十年以上或无期的这么一个量刑的。那么当然刚才讲到这个金额,那是一定要满足数额巨大的这么一个情况。 拓展延伸 公款挪用罪的司法解释和适用条件是什么? 公款挪用罪的司法解释和适用条件是指在刑法中对公款挪用罪所作出的具体解释和适用的规定。根据我国刑法第271条的规定,公款挪用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将本单位的公款挪用或者侵占、私分、挪用、窃取、骗取、非法占有的行为。司法解释是对法律条文的解释和解读,对于公款挪用罪的司法解释主要包括对于相关概念、构成要件、责任追究等方面的解释。而适用条件则是指在具体案件中,法院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判断是否适用公款挪用罪的标准和条件。因此,对于公款挪用罪的司法解释和适用条件的准确理解和适用,对于公款挪用罪的定性和量刑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挪用公款罪的量刑根据我国刑法分为三种情况。首先,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可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其次,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营利活动数额较大的,也可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最后,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可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对于情节严重的挪用公款罪,主要考虑金额巨大,如200万元以上,或挪用救灾等特定款物金额达到100万元以上但未满200万元。对于公款挪用罪的司法解释和适用条件的准确理解和适用,对于定性和量刑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第一章 总 则 第四条 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反洗钱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机构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履行反洗钱监督管理职责。 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机构和司法机关在反洗钱工作中应当相互配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第一章 总 则 第五条 对依法履行反洗钱职责或者义务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信息,应当予以保密;非依法律规定,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依法负有反洗钱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机构履行反洗钱职责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信息,只能用于反洗钱行政调查。 司法机关依照本法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信息,只能用于反洗钱刑事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第二章 反洗钱监督管理 第十一条 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为履行反洗钱资金监测职责,可以从国务院有关部门、机构获取所必需的信息,国务院有关部门、机构应当提供。 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向国务院有关部门、机构定期通报反洗钱工作情况。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