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股东未出资会承担哪些刑事责任? |
释义 | 犯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需判刑,若未交付货币或财产、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不低于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金额的2%且不高于10%。 法律分析 犯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要判刑。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者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罚金。 拓展延伸 股东未出资是否构成刑事犯罪? 股东未出资是否构成刑事犯罪涉及公司法和刑法的相关规定。根据我国法律,股东作为公司的出资人,在公司设立或增资时应按照约定出资,未出资可能涉及到公司违法行为。然而,股东未出资本身并不构成直接的刑事犯罪,而是可能导致其他刑事犯罪的发生。例如,若股东故意虚构出资行为以骗取贷款或其他不正当利益,则可能涉及诈骗、挪用资金等刑事犯罪。因此,股东未出资的后果主要取决于具体情况和行为的性质,需要综合考虑公司法和刑法的规定来判断是否构成刑事犯罪。 结语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犯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将受到刑事处罚。对于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的行为,如果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将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至于股东未出资是否构成刑事犯罪,根据具体情况和行为性质,需要综合考虑公司法和刑法的规定来做出判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条: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者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