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原则
释义
    一、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原则
    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如下:
    1、平等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包括主体条件平等、主体地位平等、法律保护平等、平等者无管辖权;
    2、自愿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愿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自愿原则又称意义自治原则;3、公平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义务。所谓公平,就是以利益平衡为价值判断标准,调整民事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例如,婚姻和收养关系的缔结和解除;
    4、诚信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坚持诚信,恪守承诺。诚实守信是市场活动的基本准则,它要求民事主体诚实不欺骗,注重信用,以善意的方式行使权利;
    5、守法公序良俗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公共秩序和良好习俗。公共秩序和良好习俗由公共秩序和良好习俗组成。要求民事主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遵循社会主体成员普遍认可的道德准则,如赌博、遗弃、虐待老年人、损害人格尊严等;
    6、绿色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确立的一项新原则,既继承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文化理念,又体现了新的发展思想,有利于缓解我国人口与资源生态日益增长的矛盾。
    二、民事主体和诉讼主体有哪些
    民事诉讼主体,是指参与民事诉讼活动的当事人。在民事诉讼活动中,涉及的诉讼主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主持审判活动的审判机关,审判机关主导民事审判活动,是当然的主体;二是诉讼当事人,即参与诉讼活动的民事纠纷的双方,包括诉讼代理人;三是诉讼参与人,包括证人、鉴定人、勘验人等。
    民事主体,是指根据法律规定,能够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当事人。
    以上就是民事主体和诉讼主体方面的内容
    三、民事主体包含哪些人
    我国的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和法人。自然人是基于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包括本国公民、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此外,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以及个人合伙,均是自然人作为民事主体的特殊情况。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我国民法中的法人以有限责任为根本特征,法人以自己的独立财产对其债务承担清偿责任。我国法人分为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民法典》中,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的主体为民事主体,民事主体包括了自然人以及法人,他们都有独立的民事权利,不能受到其他人的侵犯。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民事主体的权利一旦受到侵犯,行为人就会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如赔偿损失等等。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1:0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