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伤残评估需要进行哪些项目检查? |
释义 | 本文主要介绍了伤残鉴定的内容和流程。伤残鉴定包括地方残疾人等级鉴定、丧失劳动能力鉴定、治安刑事伤害鉴定、交通事故伤害鉴定和伤残军人等级鉴定。鉴定费用由不同单位或个人承担,具体收费标准根据情况而定。伤情鉴定的时机根据损伤类型和稳定程度而定,一般在伤后即可进行鉴定,但对于特殊情况或复杂损伤,需要在治疗终结或伤情稳定后进行鉴定。 法律分析 一、伤残鉴定都做什么检查 主要有以下五种: 1、地方残疾人等级的鉴定,有户籍的残疾人联合会指定的二级以上医院科室来进行鉴定; 2、丧失劳动能力鉴定,属于社保局下属的劳动能力鉴定,其主要针对的是要求提前退休和退职的丧失劳动能力鉴定; 3、治安刑事伤害鉴定,有处置事件的派出所法院指定具有资格的司法伤害鉴定机构,进行司法伤害等级鉴定; 4、交通事故伤害鉴定,有处置交通事故的,部门指定具有资格的交通事故伤害鉴定机构,进行交通事故伤残等级进行鉴定; 5、伤残军人等级鉴定,有民政局指定二级以上医院或者直属荣军医院鉴定伤残等级。 二、做伤残鉴定一般要多少钱 1、收费标准:市、区县劳动鉴定委员会按每例收取200元劳动鉴定费。因工负伤、患职业病职工的鉴定费由职工所在单位负担;因病、非因工负伤办理退休退职职工的鉴定费,结论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鉴定费由职工所在单位负担;否则,由申请方负担鉴定费。对鉴定不服申请复鉴的,复鉴改变原鉴定结论的,由原鉴定方支付鉴定费,复鉴不改变原鉴定结论的由申请方支付鉴定费。 2、因工负伤、患职业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费用,由用人单位支付。因病、非因工负伤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费用,由被鉴定人所在单位申请的,鉴定费用由被鉴定人所在单位支付;由被鉴定人申请的,鉴定费用由被鉴定人在申请时预付,如经鉴定结论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及以上的,鉴定费用应由被鉴定人所在单位负担。没有单位的,鉴定费用由个人负担。 三、?伤情鉴定应该在什么时候做 1、以原发性损伤为主要鉴定依据的,伤后即可进行鉴定;以损伤所致的并发症为主要鉴定依据的,在伤情稳定后进行鉴定。 2、以容貌损害或者组织器官功能障碍为主要鉴定依据的,在损伤90日后进行鉴定;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根据原发性损伤及其并发症出具鉴定意见,但须对有可能出现的后遗症加以说明,必要时应进行复检并予以补充鉴定。 3、疑难、复杂的损伤,在临床治疗终结或者伤情稳定后进行鉴定。 结语 伤残鉴定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地方残疾人等级、丧失劳动能力、治安刑事伤害、交通事故伤害和伤残军人等级鉴定。鉴定费用方面,根据不同情况由不同单位负担。对于鉴定的时间,原发性损伤可在伤后进行,而以容貌损害或组织器官功能障碍为主要依据的鉴定可在损伤90日后进行。对于疑难、复杂的损伤,应在临床治疗终结或伤情稳定后进行鉴定。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三条 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伤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参照辅助器具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相应的合理费用标准。 辅助器具的更换周期和赔偿期限参照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2012修正):第四章 赔偿方式和计算标准 第三十四条 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赔偿金按照下列规定计算: (一)造成身体伤害的,应当支付医疗费、护理费,以及赔偿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减少的收入每日的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最高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五倍; (二)造成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支付医疗费、护理费、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康复费等因残疾而增加的必要支出和继续治疗所必需的费用,以及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按照国家规定的伤残等级确定,最高不超过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造成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对其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 (三)造成死亡的,应当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总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对死者生前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 前款第二项、第三项规定的生活费的发放标准,参照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执行。被扶养的人是未成年人的,生活费给付至十八周岁止;其他无劳动能力的人,生活费给付至死亡时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一条 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