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领导者应如何科学的用人? |
释义 | 1.须有爱才之心 不爱惜人才的人是很难谈得到用才有方的,爱护干部包括指出干部的前途,及时提拔他们;同时又包括,当一个干部不能胜任工作的时候,要及时进行调换,不要等到他最后失败时才调动。 对于人才的爱惜,不仅需要一些有职有权的领导同志亲自关怀,更需要的是从制度上解决问题,使那些既有报国之心,又有报国之才的同志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发挥。 2.要力争用当其才 清代诗人顾嗣协写有一首《杂兴》诗,诗中说:“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这首诗形象地说明了一个浅显的道理,对人才的使用,要力争用当其才。本来是一个人才,如果用的不是地方,那就会变成“庸才”、“蠢才”。 3.用人气魄要大 用人者须有气魄。气魄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有容人之量,二是要有用人之胆。 容人之量包括三个方面。要容得下比自己才能高的人才,要团结任用那些曾经反对过自己或意见并不一致的人才,能够任用跟自己疏远的人,方能够成就大的事业。气魄大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要有用人的胆量。美国开展原子弹研究,是罗斯福接受了敌国——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建议。而主持原子弹研究工作的,恰恰又是敌国——意大利的科学家费米和另外三个人。这在当时不能不说是需要很大的用人之胆的。因为爱因斯坦、费米对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国都属“敌侨”之列,让他们主管这样高度保密的军事研究是常人难以理解、通过的。可是,善于用人的罗斯福这样做了,而且卓有成效地赶在德国法西斯之前研究成功了原子弹。 不仅是启用“敌侨”之才需要气魄,有时启用经验不足的“新才”,也需要气魄,因为那是要担风险的。这里有个前提,就是要看得准。看得准,就要大胆启用,同时给他必要的帮助、扶持,使之尽快成熟起来。 4.使用与培养并重 人才使用相当于能量输出,人才培养相当于能量输入。广义来说,整个教育就是对人才的培养。这里着重讲人才在职培养。从现代科学的观点看问题,一个人一生的知识,百分之十来自学校,百分之九十来自工作之后。这是知识爆炸时代的一大特征。 人才的培养,是一种智力投资。有的国家把教育叫做“最佳投资部门”。据有的学者调查,美国1900年到1959年60年中,用于改进机器、设备方面的投资,仅使利润增长3.5倍;而同一时期的教育投资却使利润增长了17.5倍。苏联在国内战争结束后,一个重要任务是恢复国民经济,可是,人才缺少,列宁为首的党中央做出决定:根据领导人不适应新条件和新任务的情况,送党的干部学习科学、技术。与此同时,工会组织也组织起各种训练班。由于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保证了全国工作重点转移的胜利实现。很明显,当时的列宁是把对人才特别是工农出身的人才培养工作做为一个战略问题来认真解决的。 而我们的一个经验教训就在于,全国解放后没有持之以恒地把这项工作抓下去,尤其到了十年动乱期间,把“培养人才”同“培养精神贵族”等同起来,同国家一定“变修”联系起来,使我们人才培养的工作,遭到了无可估量的损失。为了四化的实现,人才培养问题,应该引起各种领导足够的重视,并从制度、资金等方面予以保证。 5.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一个人才,既然你在用他,就要对他表示信任,不能轻易地对他产生怀疑。这是人才使用中应该注意的一个原则问题。用人不疑是建立在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基础之上的。人才受疑,多与进谗言者有关。为了做到用人不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