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管制拘役的定义是什么?
释义
    管制和拘役是刑法中的刑罚方式,管制是限制人身自由但不剥夺的刑罚,由社区矫正机构监督改造,期限为3个月至2年;拘役是短期剥夺人身自由的刑罚,由公安机关实行就近关押改造,期限为1个月至6个月,可每月回家1-2天。
    法律分析
    我们常听说某人被管制,或者是被拘役,那么管制和拘役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管制,是刑法规定的五种主刑之一,由人民法院判决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改造,但限制其人身自由,交由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监督改造的刑事处罚,是刑罚主刑中量刑最轻的一种。
    管制不是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但依法限制其人身自由的刑事处罚,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仍然生活在原先的社会环境中,如仍与家人同住、同吃、有工作单位的,仍在原工作单位工作,领取劳动报酬。其监督改造不是由监狱依法执行,而是由户籍所在地的社区矫正机构监督改造。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三年。
    拘役也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五种主刑之一,是介于管制与有期徒刑间的一种较轻的刑罚。拘役是对犯罪分子短期剥夺人身自由,并由公安机关实行就近关押改造的刑罚方法。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最高不能超过1年。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综上,管制和拘役都是刑法中的刑罚方式,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是否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
    拓展延伸
    了解管制拘役的法律规定和适用条件
    管制拘役是一种刑罚形式,根据法律规定,适用于某些犯罪行为的情况下。其定义是指在一定期限内,被判决者被限制自由,但不需要入狱服刑。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管制拘役通常适用于轻微犯罪行为,如违反交通规则、盗窃小额财物等。具体的适用条件包括犯罪行为的性质、程度以及被判决者的前科记录等。在管制拘役期间,被判决者需要遵守特定的限制和监管措施,如定期报到、居住限制等。这种刑罚形式旨在实现刑罚的目的,同时减轻监狱系统的负担,为犯罪者提供改过自新的机会。
    结语
    管制和拘役是刑法中的两种刑罚方式。管制是一种轻刑,对犯罪分子不剥夺其人身自由,但限制其自由,并由社区矫正机构进行监督改造。拘役则是一种较轻的刑罚,犯罪分子被短期剥夺人身自由,由公安机关实施关押改造。管制和拘役的期限根据犯罪的性质而定,旨在实现刑罚目的,同时为犯罪者提供改过自新的机会。这两种刑罚形式在保障社会安全的同时,也体现了法律的温度与人性关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三条
    【主刑种类】主刑的种类如下:
    (一)管制;
    (二)拘役;
    (三)有期徒刑;
    (四)无期徒刑;
    (五)死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八条
    【管制的期限与执行机关】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
    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11:2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