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应对劳务关系中的工伤问题? |
释义 | 劳务关系中出现工伤,发包人和分包人需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工伤事故赔偿纠纷指职工在工作中负伤,可要求企业进行经济赔偿。雇员受害赔偿纠纷可直接向法院起诉,无需经过劳动仲裁程序。 法律分析 劳务关系中出现工伤根据《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款规定,雇员在从事生产活动中因安全生产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发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接受发包或者分包业务的雇主没有相应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工伤事故赔偿纠纷则是指各类企业职工在执行工作职责中因事故负伤、致残、致死,职工本人或家属要求企业予以经济赔偿的纠纷。 雇员在工作中受到伤害可以按普通侵权造成人身损害赔偿的标准承担赔偿责任。 在程序上,这类案件案由为雇员受害赔偿纠纷,劳动者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不经过劳动仲裁程序。 拓展延伸 劳务关系中的工伤问题:保障员工权益的法律措施 劳务关系中的工伤问题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为了保障员工权益,法律制定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劳动法规定雇主有责任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包括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其次,工伤保险制度为受伤员工提供了经济保障,包括医疗费用、康复费用和一定的工伤赔偿金。此外,劳动仲裁机构和法院提供了解决劳务关系中工伤纠纷的途径,员工可以通过申诉和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此外,政府还加强了对劳务关系的监管,确保雇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综上所述,保障员工权益的法律措施在劳务关系中的工伤问题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结语 针对劳务关系中的工伤问题,法律为保障员工权益制定了一系列措施。雇主有责任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工伤保险制度为受伤员工提供经济保障。劳动仲裁机构和法院提供解决工伤纠纷的途径,政府加强对劳务关系的监管。综上所述,保障员工权益的法律措施在劳务关系中的工伤问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七条 工伤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和依法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构成。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三章 工伤认定 第十九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可以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职工、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职业病诊断和诊断争议的鉴定,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对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不再进行调查核实。 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八条 经办机构按照协议和国家有关目录、标准对工伤职工医疗费用、康复费用、辅助器具费用的使用情况进行核查,并按时足额结算费用。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