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拖欠农民工工资清欠办不管怎么办? |
释义 | 劳动者可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被拖欠工资。申请劳动仲裁的步骤包括提供申请书和相关证据,仲裁委立案后进行举证、答辩、调解和裁决等程序。劳动仲裁需在60天内结案,如对裁决不满可起诉到法院。申请劳动仲裁期间,劳动者可继续在新单位工作。根据《劳动法》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克扣或拖欠工资,违规行为将面临劳动行政部门的处罚和赔偿要求。 法律分析 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被拖欠的工资。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1、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北京地区不需要提供登记信息)。 2、提交材料后,5个工作日仲裁委给予立案,然后给双方举证期,给对方答辩期;然后开庭审理,之后对你们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仲裁委会下达裁决书;劳动仲裁60天内结案;对于裁决书不服,劳动者可以起诉到法院; 3、申请劳动仲裁期间,不耽误劳动者去新单位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八条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拓展延伸 保障农民工权益,解决拖欠工资的有效途径 保障农民工权益,解决拖欠工资的有效途径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问题。首先,政府应加强监管,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拖欠工资行为的打击力度。其次,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工的法律意识,使他们了解自己的权益和维权途径。同时,建立完善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工资支付方式和期限,加强对用工单位的监督,确保工资按时足额支付。此外,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基金,为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提供及时救助和补偿。最后,加强司法保障,加快拖欠工资案件的审理速度,保证农民工能够及时获得应得的工资。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有效保障农民工的权益,解决拖欠工资问题,实现社会的公平与稳定。 结语 劳动者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仲裁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被拖欠的工资。申请劳动仲裁的具体步骤包括前往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提交申请材料,经过立案、举证、答辩、调解等程序后,仲裁委会将做出裁决。劳动仲裁期间,劳动者仍可正常工作。保障农民工权益、解决拖欠工资问题需要政府加强监管、加大打击力度,提高农民工法律意识,建立完善的劳动合同制度,设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基金,并加强司法保障。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措施,我们可以实现社会的公平与稳定,保障农民工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一节 集体合同 第五十五条 【集体合同中劳动报酬、劳动条件等标准】集体合同中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不得低于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一节 集体合同 第五十二条 【专项集体合同】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可以订立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权益保护、工资调整机制等专项集体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一节 集体合同 第五十一条 【集体合同的订立和内容】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订立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订立;尚未建立工会的用人单位,由上级工会指导劳动者推举的代表与用人单位订立。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