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什么是风险代理合同,律师风险代理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
释义 | 风险代理合同及律师风险代理的法律规定:风险代理是律师在帮当事人打赢官司后再支付律师代理费;风险代理收费由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约定,达到约定条件支付费用,否则不支付;《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确认风险收费合法,但刑事、行政、国家赔偿和群体性诉讼案件不适用;涉及财产关系的民事案件,除特定情形外可以实行风险代理收费。 法律分析 一、什么是风险代理合同,律师风险代理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1.风险代理,通俗的理解就是律师在帮当事人打赢官司后当事人再支付律师代理费。 2.风险代理收费是指律师事务所在接受委托时,只收取基础费用,其余服务报酬由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就委托事项应实现的目标、效果和支付律师服务费的时间、比例、条件等先行约定。 3.达到约定条件的,按约定支付费用;不能实现约定的,不再支付任何费用。 4.《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正式确认风险收费是律师收费的一种方式,确认律师风险收费的合法性。 《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 第十一条办理涉及财产关系的民事案件时,委托人被告知政府指导价后仍要求实行风险代理的,律师事务所可以实行风险代理收费,但下列情形除外: (一)婚姻、继承案件; (二)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抚恤金、救济金、工伤赔偿的; (四)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等。 第十二条禁止刑事诉讼案件、行政诉讼案件、国家赔偿案件以及群体性诉讼案件实行风险代理收费。 第十三条实行风险代理收费,律师事务所应当与委托人签订风险代理收费合同,约定双方应承担的风险责任、收费方式、收费数额或比例。 实行风险代理收费,最高收费金额不得高于收费合同约定标的额的30%。 二、律师风险代理规定、哪些案件不能风险代理 1.禁止刑事诉讼案件、行政诉讼案件、国家赔偿案件以及群体性诉讼案件实行风险代理收费。 2.律师办理涉及财产关系的民事案件时,委托人被告知政府指导价后仍要求实行风险代理的,律师事务所可以实行风险代理收费,但下列情形除外: 1)婚姻、继承案件; 2)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3)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抚恤金、救济金、工伤赔偿的; 4)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 结语 风险代理合同是指律师在帮当事人打赢官司后,当事人再支付律师代理费的一种合同形式。根据《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禁止在刑事诉讼案件、行政诉讼案件、国家赔偿案件以及群体性诉讼案件中实行风险代理收费。对于涉及财产关系的民事案件,律师事务所可以实行风险代理收费,但在婚姻、继承案件以及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抚恤金、救济金、工伤赔偿、劳动报酬等情形下除外。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应签订风险代理收费合同,约定双方的风险责任、收费方式及金额或比例。最高收费金额不得超过合同约定标的额的3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2017修正):第四章 律师的业务和权利、义务 第三十九条 律师不得在同一案件中为双方当事人担任代理人,不得代理与本人或者其近亲属有利益冲突的法律事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2017修正):第三章 律师事务所 第十六条 设立个人律师事务所,除应当符合本法第十四条规定的条件外,设立人还应当是具有五年以上执业经历的律师。设立人对律师事务所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2017修正):第四章 律师的业务和权利、义务 第二十九条 律师担任法律顾问的,应当按照约定为委托人就有关法律问题提供意见,草拟、审查法律文书,代理参加诉讼、调解或者仲裁活动,办理委托的其他法律事务,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