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侵犯知识产权罪中规定的数额是多少 |
释义 |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未遂)定罪处罚的情形包括:一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在十五万元以上;二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部分销售,已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与尚未销售的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货值金额合计在十五万元以上。 法律分析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八条规定,关于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犯罪案件中尚未销售或者部分销售情形的定罪量刑问题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的规定,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未遂)定罪处罚: (一)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在十五万元以上的; (二)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部分销售,已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与尚未销售的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货值金额合计在十五万元以上的。 拓展延伸 知识产权侵权罪的刑事责任与数额挂钩 知识产权侵权罪的刑事责任与数额挂钩是指在我国刑法中,对于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其刑事责任的轻重程度与侵权数额密切相关。依照我国法律规定,对于侵犯知识产权罪行的数额,根据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划定标准。通常情况下,数额较小的侵权行为属于轻微侵权,刑事责任相对较轻;而数额较大的侵权行为则属于严重侵权,刑事责任相对较重。这种数额挂钩的规定,旨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创新发展。因此,对于侵犯知识产权罪中规定的数额,具体的划定标准需根据法律的规定和司法实践进行判断和裁决。 结语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八条的规定,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犯罪案件中,若商品尚未销售但货值金额在十五万元以上,或部分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与尚未销售的商品货值金额合计在十五万元以上,将被定罪处罚。这一数额挂钩的规定旨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创新发展。具体的数额划定标准需根据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进行判断和裁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附件一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下列条例、补充规定和决定,已纳入本法或者已不适用,自本法施行之日起,予以废止: 1.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军人违反职责罪暂行条例 2.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 3.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 4.关于惩治走私罪的补充规定 5.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 6.关于惩治泄露国家秘密犯罪的补充规定 7.关于惩治捕杀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犯罪的补充规定 8.关于惩治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罪的决定 9.关于惩治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犯罪的补充规定 10.关于惩治劫持航空器犯罪分子的决定 11.关于惩治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补充规定 12.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 13.关于惩治侵犯著作权的犯罪的决定 14.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 15.关于处理逃跑或者重新犯罪的劳改犯和劳教人员的决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