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轻微骨折的工伤认定等级划分标准是什么?
释义
    工伤认定十级骨折可获得7个月工资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单位未提出认定可由职工家属提出,需提交相关材料。伤残享受医疗和就业补助金,工资按前12个月平均缴费工资计算,不低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60%。
    法律分析
    一般来说,轻微骨折工伤认定在十级左右,职工可以得到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按照职工7个月工资发放。单位如果没有提出工伤认定,职工家属也可以自己提出,需要向劳动行政部门提交工伤认定申请书、医疗诊断书、劳动合同等材料。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1、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7个月本人工资;
    2、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按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3、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受事故伤害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标准不得低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60%。
    拓展延伸
    工伤认定等级划分标准如何确定轻微骨折的严重程度?
    工伤认定等级划分标准是根据轻微骨折的严重程度来确定的。通常,医学上将骨折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开放性骨折、闭合性骨折等。对于轻微骨折,认定的关键在于其对工作能力的影响程度。评估工伤认定等级时,会考虑骨折的部位、骨折的稳定性、骨折的复原时间等因素。一般而言,如果轻微骨折不会对工作能力产生明显的影响,可能被认定为较低的工伤等级;而如果骨折导致工作能力受限,可能会被认定为较高的工伤等级。具体的划分标准可能会因地区、法规等而有所不同,建议咨询相关法律专业人士或查阅相关法律文件以获取准确信息。
    结语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轻微骨折工伤认定等级在十级左右,职工可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7个月工资。职工或其家属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提交工伤认定申请书、医疗诊断书、劳动合同等材料。对于工伤认定等级的划分,主要根据骨折的严重程度及对工作能力的影响程度。具体标准因地区、法规而异,建议咨询法律专业人士获取准确信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章 工 伤 保 险 第三十五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根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确定的费率缴纳工伤保险费。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六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工伤保险的政策、标准,应当征求工会组织、用人单位代表的意见。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5: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