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程建设基本程序 |
释义 | 一、工程建设基本程序 工程建设基本程序。工程项目建设程序是指,工程项目从策划、评估、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投入生产或交付使用的整个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必须遵循的先后工作次序。具体如下:1、工程建设首先应当进行项目立项;2、项目立项后进行方案策划;3、方案确定后,对项目工程进行实地评估;4、进行工程设计;5、对项目工程进行招标发包施工;6、确定承包方进行施工;7、工程项目竣工验收。 二、工程建设施工合同纠纷的解决途径 1、和解。和解是指当事人因合同发生纠纷时可以再行协商,在尊重双方利益的基础上,就争议的事项达成一致,从而解决纠纷的方式。和解是当事人自由选择的在自愿原则下解决台同纠纷的方式,而不是合同纠纷解决的必经程序。当事人也可以不经协商和解而直接选择其他解决纠纷的途径。 2、调解。凋解是指在第三人的主持下,通过运用说服教育等方法来解决当事人之间的合同纠纷。调解有两种方式一是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当事人发生合同纠纷,可以向纠纷当事人所在地或者纠纷发生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二是行政调解。主要特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居中对合同当事人的纠纷进行调解。申请行政调解的纠纷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申请人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当事人,有明确的被申请人、具体的调解请求和事实根据;符合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受理案件范围的规定。但已经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或者已经向仲裁机构申请裁的。从及一方要求调解另一方不同意调解的,调解申请不于受理。双方当事人接受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当事人即应当按照调解协议书履行各自的义务。由于调解协议书不具有法律强制力,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不能就此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但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来解决争议。 3、仲裁。仲裁是指发生合同争议的双方当事人,根据争议发生前或发生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将纠纷提交仲裁机关进行裁决并解决纠纷的方式。仲裁具有准司法性质,仲裁机构作出的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履行。 4、诉讼。诉讼是指合同纠纷发生后,当事人如果没有仲裁协议,任何一方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对合同纠纷依法予以处理。这是解决合同纠纷的最常见方式。合同纠纷经人民法院审理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调解书必须履行,拒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三、工程建设用地的范围 1、建设用地——建设单位可用于工程建设的用地。建筑用地面积是由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确定的建设用地边界线所围合的用地水平投影面积,不包括代征地的面积。 2、代征市政用地——由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确定范围,由建设单位代替城市政府办理土地征用手续,并负责拆迁现状地上物、安置现状居民和单位后,交由市政、交通部门进行管理的规划市政、道路用地。 3、代征绿化用地——由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确定范围,由建设单位代替城市政府办理土地征用手续,由并负责拆迁现状地上物、安置现状居民和单位后,交由市、区园林绿化行政部门进行管理(包括公园绿地、河湖绿地、文物绿地、绿化隔离区绿地、交通防护绿地等)的规划城市公共绿地。 4、其它代征用地——由于建设工程的建设而造成的日照遮挡或由于其他原因,由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确定范围,需由建设单位负责拆迁现状地上物,并安置现状居民和单位的用地(该用地由建设单位或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指定单位进行管理)。代征市政用地、代征绿化用地、其它代征用地统称代征城市公共用地,它是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在城市建设中所采用的调控手段。 建设用地边界线位置确定: 建设用地边界线即用地红线,它的确定有四种方式: (1)根据规划管理部门出据的钉桩坐标成果单确定。 (2)建设用地邻河道、铁路、高压线时,河湖隔离带、铁路隔离带、高压线走廊隔离带的规划边界线,就是建设用地边界线之一。 (3)建设用地邻规划道路时,规划道路红线即为建设用地的用地边界之一。 (4)建设用地范围应由法律文件及图纸确认(房产证、土地证),或由相邻单位进行共同书面图纸指认。 建设用地不邻规划道路时,应设基地道路与城市道路连接。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