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商家价格欺诈消费者怎么处罚 |
释义 | 针对商家价格欺诈这一行为,我国《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 第7条规定明确表明,经营者存在价格欺诈行为的,由相关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一、哪些情形属于价格欺诈的行为? 结合《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可知,商家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为价格欺诈: 1、标价签、价目表等所标示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质地、计价单位、价格等或者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内容与实际不符,并以此为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购买的; 2、对同一商品或者服务,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两种标价签或者价目表,以低价招徕顾客,并以高价进行结算的; 3、使用欺骗性或者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诱导他人与其交易的; 4、标示的市场最低价、出厂价、批发价、特价、极品价等价格表示无依据或者无从比较的; 5、降价销售所标示的折扣商品或者服务,其折扣幅度与实际不符的; 6、销售处理商品时,不标示处理品和处理品价格的; 7、采取价外馈赠方式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时,未如实标示馈赠物品的品名、数量或者馈赠物品为假劣商品的; 8、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带有价格附加条件时,不标示或者含糊标示附加条件的; 9、虚构原价,虚构降价原因,虚假优惠折价,谎称降价或者将要提价,诱骗他人购买的; 10、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前有价格承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的; 11、谎称收购、销售价格高于或者低于其他经营者的收购、销售价格,诱骗消费者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 12、采取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短缺数量等手段,使数量或者质量与价格不符的; 13、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谎称为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 14、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或价格欺诈手段。 二、针对价格欺诈,对消费者的建议有哪些? 1、注重对所购商品信息的搜集和对比,理性消费,谨慎交易。消费者在享受网络购物便捷服务的同时,应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便利性,充分搜集所购买商品的信息,进行价格比对。在交易过程中,注意核对交易价格、优惠幅度等信息是否与标示一致。在作出购买决定时,不唯价格论,按需购买,结合商品品质、售后服务等多方面因素作出理性决定。 2、树立证据意识,留存与网络购物交易相关的重要页面信息。消费者在进行网络购物时,对于涉及商品价格、产地、规格等影响购买决定的重要商品信息,应足够关注。如对网页标示相关内容有异议,要积极与商家沟通,留存销售页面、交谈记录、付款凭证等信息。一旦产生纠纷,前述信息将成为主张权益的重要证据。 3、遭受价格欺诈后,要积极依法维权。对于价格欺诈的问题,在行政执法依据上,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以及《规范价格行政处罚权的若干规定》等相关规定。在民事案件处理上,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作为法律依据。在遭受价格欺诈时,消费者一方面可向价格监管部门投诉、反映,要求对经营者的价格欺诈行为进行行政处罚;另一方面也可向法院起诉主张相应民事权益。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