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邻里纠纷报警是否会产生案底记录?
释义
    免于起诉并不会留下案底,案底指的是刑事处罚记录。免予起诉是人民检察院对已构成犯罪但可免除刑罚的被告人所作出的处理决定。免予起诉需要两个条件:被告人的行为已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同时被告人具有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的情节。这种决定适用于犯罪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不大且认罪态度较好的情况。
    法律分析
    不会。案底指得是刑事处罚记录。没有经过法院的审判,就是无罪的,不会受到刑事处罚,自然不会留下案底。免于起诉则已经是个历史概念。人民检察院对已构成犯罪,但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可免除刑罚的被告人所作出的不提请人民法院审判而终结诉讼的处理决定。人民检察院对自己侦查终结的案件和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均可作出免予起诉的决定。免予起诉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被告人的行为已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2)被告人具有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的情节。不需要判处刑罚指犯罪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不大,认罪态度较好的。
    拓展延伸
    邻里纠纷报警记录的影响及处理方式
    邻里纠纷报警记录对当事人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报警记录可能会在个人背景调查中被查到,可能对个人信用和声誉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其次,如果报警记录被记录在案底中,可能会对个人的就业、租房、贷款等方面造成困扰。因此,对于邻里纠纷,我们应该尽量通过和解或调解等方式解决,避免报警记录的产生。如果确实需要报警,建议妥善记录相关证据并与警方保持良好的沟通,以便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尽量减少不良后果的发生。
    结语
    案底是指刑事处罚记录,无罪者不会受到刑事处罚,自然不会有案底。免于起诉已是历史概念,检察院对已构成犯罪但可免除刑罚的被告人可做出不提请法院审判的决定。免予起诉需满足两条件:被告人行为构成犯罪且应负刑事责任,但情节不需要判处刑罚。邻里纠纷报警记录可能对个人信用和声誉产生负面影响,应通过和解或调解方式解决,避免产生报警记录。如确需报警,建议保留证据并与警方沟通,以减少不良后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七十五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意见》犯罪记录是国家专门机关对犯罪人员情况的客观记载。犯罪记录制度是现代社会管理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现就建立我国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提出如下意见。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9 17: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