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医疗事故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形 |
释义 | 根据《民法典》第194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若因不可抗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法行使请求权、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遗产管理人、权利人被他人控制或其他导致权利人无法行使请求权的障碍,诉讼时效将中止。自中止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后,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法律分析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四条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一)不可抗力;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三)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四)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五)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拓展延伸 医疗事故索赔时效中止的法律规定 医疗事故索赔时效中止的法律规定是指在特定情形下,医疗事故受害者提起索赔的时效期限暂停计算的法律规定。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医疗事故索赔时效可以中止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受害者未成年、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受害者正在接受医疗救治且无法行使诉讼权利;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故意隐瞒医疗事故的发生;受害者与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存在其他诉讼争议等。在这些情形下,医疗事故索赔时效会暂停计算,直到相关情况解除或终止。这一法律规定旨在保护医疗事故受害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其能够充分行使索赔权利,获得应有的赔偿。 结语 根据《民法典》第194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若因不可抗力等障碍无法行使请求权,则诉讼时效中止。医疗事故索赔时效中止的情形包括未成年、无民事行为能力、医疗救治中等。此规定保护医疗事故受害者权益,确保其获得应有赔偿。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一百九十七条 诉讼时效的期间、计算方法以及中止、中断的事由由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无效。 当事人对诉讼时效利益的预先放弃无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