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职务侵权的概念是什么呢 |
释义 | 职务行为侵权,是指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并给他人造成经济损失的行为。 一、职务行为的特征 职务行为是指公民以其所担任的职务代表公司、企业等法人机构或其他组织实施民事行为,以及公民经公司、企业等法人机构或其他组织授权在其职责范围之内实施民事行为。前一种我们一般叫做职务代表行为,后一种我们一般叫做职务代理行为。 职务行为的法律特征: 一是行为主体与责任主体相分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8条规定,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以法人名义从事的经营活动,给他人造成经济损失的,企业法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2条规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工作人员因职务行为或授权行为发生的诉讼,该法人或其他组织为当事人。《民诉法》意见第42条虽然属于程序性规定,但其中具有职务行为责任承担的实体性导向,即因职务行为或授权行为发生的诉讼,在无相反证据情况下,原则上推定单位为责任人或权利人,将法人或其他组织列为当事人。 二是职务行为责任主体的广泛性。《民诉法》意见第42条规定的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工作人员在商事活动中的职务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 三是行为人身份上的特殊性及其行为上的职务性。职务行为包括职务代表行为和职务代理行为,相应的行为人也有两类,一类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如《民法典》(自2021年月1日起实施)第504条规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除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的以外,该代表行为有效;一类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工作人员,他们与其单位存在工作上的依附关系,接受单位的指派或者授权。行为上的职务性是指行为人履行其本职工作或在单位授权范围内从事一定的活动。对于行为人本职工作的范围发生争议的,应当以社会上一般人的通常理解而不应依据单位内部规定加以判断,否则将不利于保护交易安全。 二、国家赔偿主体问题是如何规定的 国家赔偿责任主体是国家,即对于国家机关,含国家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其违法执行职务中侵犯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权取得国家赔偿。赔偿主体是国家而非侵权行为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赔偿的费用是来自国家财政。所以国家赔偿的责任主体, 三、受贿罪的含义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受贿罪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及公私财物所有权。 受贿罪严重影响国家机关的正常职能履行,损害国家机关的形象、声誉,同时也侵犯了一定的财产关系。受贿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目的是非法占有公私财物。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