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重新审视有新证据的刑事二审案件是否需要开庭审理? |
释义 | 刑事二审需视情况开庭审理,如涉及新证据、定罪量刑异议、死刑案件或检察院抗诉。处理方式包括维持原判、改判、改判后上诉或抗诉,撤销原判发回重审。相关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34、236条。 法律分析 一、刑事二审有新证据需要开庭吗 1、刑事二审有新证据不需要开庭审理。 2、二审如果存在如下情形的,需要开庭审理: (1)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第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异议,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上诉案件; (2)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上诉案件; (3)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 3、相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二、刑事二审的处理方式有哪些 1、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 2、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 3、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原审人民法院对于依照此规定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作出判决后,被告人提出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判决或者裁定,不得再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4、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关于刑事二审处理方式的规定。 拓展延伸 重新审视刑事二审案件中新证据的法律效力及审理方式 重新审视刑事二审案件中新证据的法律效力及审理方式是为了确保公正审判和维护司法公正。在刑事二审中,新证据的法律效力需要重新评估其真实性、合法性和可信度,以确定其对案件的影响。审理方式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可能包括开庭审理、书面审理或合议庭讨论。法律效力和审理方式的决定应遵循相关法律规定和程序,确保被告人的权益得到充分保护,同时保证社会公众对司法公正的信任和认可。只有通过严谨的审查和审理,才能确保刑事二审案件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结语 刑事二审中,对于新证据的处理方式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34条,如果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第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异议,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上诉案件、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上诉案件、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需要开庭审理。在刑事二审中,根据第236条的规定,对于原判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维持原判;对于适用法律错误或量刑不当的,应改判;对于事实不清楚或证据不足的,可以改判或撤销原判,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审理方式可能包括开庭审理、书面审理或合议庭讨论,以确保公正审判和维护司法公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提起公诉 第一百六十九条 凡需要提起公诉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第一审程序 第一节 公诉案件 第二百零三条 判决书应当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署名,并且写明上诉的期限和上诉的法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第一审程序 第一节 公诉案件 第一百八十六条 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