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受害的劳动者支付医疗费、工伤补助金和因工致残、死亡的赔偿金等。关于工伤赔偿金额的确定,法律上并没有规定要求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赔偿。因此,用人单位与受害者在工伤赔偿金额上可以进行自行协商。但是,这种自行协商的结果必须是公正合理的,如果存在明显的违法情况,受害者仍然可以向劳动仲裁部门或者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重新确定赔偿金额。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九条:“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承担经济赔偿责任:(三)未履行安全生产的义务,导致劳动者受到伤害的;(四)未履行职业卫生的义务,导致劳动者患职业病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条:“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违反合同造成损害的,不承担责任。因当事人之间协议约定不承担民事责任的,不得以此为由免责。”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在企业职工伤亡事故中,对于被侵权人未能据实告知、提供证据,以至于侵权人的侵权事实、侵权过程难以查明的情形,应依据被侵权人的主张和能够提供的证据,以合理推定方式认定侵权事实、侵权过程,并就此作出赔偿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