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渎职犯罪是否属于过失犯罪? |
释义 | 渎职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妨害国家机关正常活动,损害公众对其客观公正性的信任,造成重大损失。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致使损失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严重者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徇私舞弊者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严重者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分析 渎职犯罪有可能是过失犯罪,具体的主观构成需要根据罪名的情况来进行确定。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损害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致使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拓展延伸 渎职犯罪的法律定性及其影响 渎职犯罪是指公职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故意或过失地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职责要求,致使国家、集体或他人利益受到损害的行为。根据我国法律,渎职犯罪可以被定性为犯罪行为,不同情形下可能涉及不同的罪名,如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等。渎职犯罪的定性对于司法判决和法律责任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渎职犯罪的存在严重损害了公信力和社会秩序,对国家治理和社会稳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加强对渎职犯罪的法律定性和打击力度,维护公正、公平、公开的社会环境,对于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至关重要。 结语 渎职犯罪是指公职人员在履职过程中违反法律、法规或职责要求,导致国家、集体或他人利益受损的行为。根据我国法律,渎职犯罪可被定性为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等。对于司法判决和法律责任的确定,渎职犯罪的定性至关重要。严厉打击渎职犯罪,维护公正、公平、公开的社会环境,对于保护国家和社会利益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加强对渎职犯罪的法律定性和打击力度,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信力的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九章 渎职罪 第四百零二条 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九章 渎职罪 第四百零八条之一 负有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严重后果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瞒报、谎报食品安全事故、药品安全事件的; (二)对发现的严重食品药品安全违法行为未按规定查处的; (三)在药品和特殊食品审批审评过程中,对不符合条件的申请准予许可的; (四)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不移交的; (五)有其他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行为的。 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第三百八十三条 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二)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对多次贪污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贪污数额处罚。 犯第一款罪,在提起公诉前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真诚悔罪、积极退赃,避免、减少损害结果的发生,有第一项规定情形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有第二项、第三项规定情形的,可以从轻处罚。 犯第一款罪,有第三项规定情形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