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签署合同前需要了解的事项:口头承诺的意义
释义
    口头承诺的有效性取决于真实意愿和合法性,但口头承诺难以举证。合同最好采用书面形式,明确条款。承诺书作为合同外的一种形式,具备法律效力,但必须满足真实意愿、合法性、不侵犯他人利益和符合公序良俗原则等条件。只有真实意愿、合法且不侵犯他人利益的承诺书才有效,受法律保护。
    法律分析
    口头承诺只要是不违背当事人的真实意思且合法那就是有效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是可以采取口头形式的。所以能证明真实性是口头承诺是有效的,但是一般口头承诺比较难举证,所以最好合同采用书面形式,写明合同条款。
    口头承诺要具备以下五个要件:
    1、承诺只能由受要约人作出;
    2、承诺必须向要约人作出承诺的通知,但是存在一个例外: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
    3、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
    4、承诺必须在承诺期限内到达要约人;
    5、承诺必须表明受要约人决定与要约人订立合同。
    一般来说选择作在合同外做出承诺的建议订立承诺书,承诺书实际上是合同的一种,当然具有法律效力,但是,有效的承诺书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以个条件:
    1、承诺书的作出是当事人真实意愿的反映。反映的是当事人内心真实意思的表达,不能被强迫或威胁或利诱、欺骗等。
    2、不能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承诺书的内容必须合乎法律的规定,不能违反法律或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否则可能导致承诺书无效。
    3、没有侵犯他人合法利益。承诺人只能基于自己有权处分的物进行处分,而不能因此侵犯到了他人的合法利益。
    4、承诺书的内容没有违反公序良俗原则。
    也只有是当事人真实意愿的表达,且没有违法法律相关规定和没有侵犯他人利益的承诺书才算有效,才会受到法律的保护。
    结语
    口头承诺在不违背当事人真实意思且合法的情况下是有效的,但其真实性难以举证。因此,建议合同采用书面形式,并明确合同条款。承诺书作为一种合同形式,具备法律效力,但必须满足真实意愿、不违反法律规定、不侵犯他人利益和符合公序良俗原则等条件。只有符合这些条件的承诺书才会受到法律的保护。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九条,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1: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