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能否在超过时效后起诉?" |
释义 | 超过追诉时效,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在逃避侦查或审判的情况下不受时效限制;被害人在期限内提出控告,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应立案,不受时效限制;刑事追诉有效期为5年、10年、15年、20年,超过20年需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法律分析 超过追诉时效,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在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究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呢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呢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那么刑事追诉的有效期是什么呢那么法定最高刑不满五年的,经过了五年,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的,经过了十年。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了15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包括死缓的,经过20年,如果20年以上认为必须要追溯的,需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拓展延伸 逾期起诉的法律效力如何? 逾期起诉是指在法定时效期限内未提起诉讼,而在时效期限过后才进行起诉的情况。根据法律规定,逾期起诉通常会导致法律效力上的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法院会对逾期起诉的案件进行驳回处理,即法院将不予受理此类案件。这是因为法定时效的设立旨在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确保诉讼的公正性和及时性。然而,也有一些特殊情况下,法院可能会酌情考虑接受逾期起诉的案件,例如当原告能够提供充分的合理解释或证据证明逾期起诉的原因是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所导致。因此,逾期起诉的法律效力主要取决于具体案件的情况和法院的裁量权。 结语 在刑事追诉中,逾期起诉可能导致法律效力上的问题。根据法定时效规定,人民法院通常不予受理逾期起诉的案件,以保障被告人的权益和诉讼的公正性。然而,在特殊情况下,法院可能会酌情考虑接受逾期起诉的案件,如原告能提供合理解释或证据证明逾期起诉的原因是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所致。因此,逾期起诉的法律效力取决于具体案件和法院的裁量权。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三条 当事人在一审期间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在二审期间提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其基于新的证据能够证明对方当事人的请求权已过诉讼时效期间的情形除外。 当事人未按照前款规定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申请再审或者提出再审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十九条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作出同意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或者自愿履行义务后,又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当事人双方就原债务达成新的协议,债权人主张义务人放弃诉讼时效抗辩权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贷款人向借款人发出催收到期贷款通知单,债务人在通知单上签字或者盖章,能够认定借款人同意履行诉讼时效期间已经届满的义务的,对于贷款人关于借款人放弃诉讼时效抗辩权的主张,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一条 当事人可以对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但对下列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一)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权; (二)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 (三)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付出资请求权; (四)其他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规定的债权请求权。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