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探讨不同身份者共同犯罪定罪问题
释义
    特殊身份与非特殊身份者共同实施犯罪构成共同犯罪;利用特殊身份者的职务便利等条件确定共同犯罪性质;非特殊身份者教唆、帮助特殊身份者实施真正身份犯构成共同犯罪。然而,刑法对不同身份者共同犯罪的定罪没有明确规定,法院在实践中对此有不同做法。
    法律分析
    1、有特殊身份的人与不具有特殊身份的人共同实施非身份犯的,双方构成所实施犯罪的共同犯罪。
    2、有特殊身份的人与不具有特殊身份的人共同实施犯罪,如果利用了有特殊身份的人的职务便利等条件的,应以特殊身份者所犯罪的性质确定共同犯罪的性质。
    3、不具有特殊身份的人教唆、帮助有特殊身份的人实施真正身份犯的,构成真正身份犯的共同犯罪,对教唆者和帮助者分别以教唆犯或者从犯论处。
    不过,刑法没有明确规定不同身份的人共同犯罪的定罪,在实践中不同的法院对不同的案情有不同的做法。
    拓展延伸
    身份多元下的共同犯罪定罪问题研究
    身份多元下的共同犯罪定罪问题研究涉及对不同身份者在共同犯罪案件中的定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在现代社会中,身份多元化已成为常态,不同背景、职业、社会地位的人可能会因各种原因参与共同犯罪。这引发了一系列关于如何定罪的问题,如何根据不同身份者的参与程度和责任程度进行定罪,如何平衡公正与个案特殊性等。研究将通过对相关案例和法律规定的分析,探讨不同身份者在共同犯罪中的角色、责任和惩罚,并提出相应的法律建议和改进措施,以促进公正、合理和适用的共同犯罪定罪实践。
    结语
    身份多元下的共同犯罪定罪问题研究,涉及对不同身份者在共同犯罪案件中的定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在现代社会中,身份多元化已成为常态,不同背景、职业、社会地位的人可能会因各种原因参与共同犯罪。这引发了一系列关于如何定罪的问题,如何根据不同身份者的参与程度和责任程度进行定罪,如何平衡公正与个案特殊性等。研究将通过对相关案例和法律规定的分析,探讨不同身份者在共同犯罪中的角色、责任和惩罚,并提出相应的法律建议和改进措施,以促进公正、合理和适用的共同犯罪定罪实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第二十六条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第二十七条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3:1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