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建设工程分包合同纠纷调解 |
释义 | 用工单位与劳务分包单位之间的合同争议,不属于用人单位和职工间的劳动争议纠纷; 而属于民事合同关系,所以不能够申请劳动仲裁,应该通过法院诉讼途径解决。 一、民事行政刑事的区别是什么 民事刑事行政三者的区别如下: 1、行政违法案件由行政部门处理,民事违法由人民法院处理,刑事违法由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法院处理; 2、行政的主体是不平等的双方,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刑事案件的主体有控辩双方组成; 3、解决原则上,罪刑法定是刑事违法的处罚原则,而前二者可以协商、和解、调解解决。 行政诉讼法之所以要将行政协议明确为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通过行政诉讼途径解决,就是考虑行政协议具有公权力的性质,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利益,不同于平等主体之间就各自民事权利义务关系达成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 民事合同纠纷通过民事诉讼解决,主要是平衡好争议各方利益,依法、公平、公正维护双方合法权益;而行政协议纠纷通过行政诉讼解决,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维护问题。 二、追索劳动报酬纠纷如何处理 追索劳动报酬纠纷可以先协商处理,协商不成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劳动合同被确认为无效后,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付出的劳动,一般参照本单位同期、同工种、同岗位的工资标准支付劳动报酬。 被派遣劳动者基于他们与劳务派遣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而为用工单位提供劳务,与用工单位之间不存在劳动合同关系,他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比较复杂,在行使权利与保护方面处于劣势。如果发生争议可按以下办法解决: 1、根据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被派遣的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 2、用工单位无同类岗位,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相近岗位劳动者的报酬确定其劳动报酬。 三、经济仲裁与劳动仲裁开庭的规定是什么 经济仲裁与劳动仲裁开庭的规定是需要在开庭之前,之前通知相关的当事人到庭参加活动。 1、经济仲裁是解决平等民事主体间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纠纷的一种争议解决方式,即处理的是经济纠纷也称为民商事纠纷。 2、劳动仲裁是通过劳动部门解决用人单位与个人之间劳动报酬、劳动保险、工伤等纠纷的一种方式,即处理的劳动争议纠纷。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