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有关犯罪所得及收益罪的最新刑罚规定 |
释义 |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判刑标准是3到7年不等有期徒刑,根据金额和情节的严重程度而定。立案标准包括金额范围、重复违法行为、涉及特定物品等。各地法院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治安状况确定具体数额标准。但法院的量刑不得超过法定范围,应以本地司法机关规定为准。 法律分析 一、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既遂能判几年?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判刑标准是3到7年不等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一十二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立案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定罪处罚: (一)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 (二)一年内曾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受过行政处罚,又实施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的; (三)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系电力设备、交通设施、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军事设施或者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 (四)掩饰、隐瞒行为致使上游犯罪无法及时查处,并造成公私财物损失无法挽回的; (五)实施其他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妨害司法机关对上游犯罪进行追究的。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各地对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规定的数额划分标准都不一样,但是国家法律制度中规定了此罪的量刑范围,法院的量刑是绝对不可能超过法定范围的,在数额划分标准上,要以本地司法机关的规定为准。 结语 对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的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一般会被判处3年到7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具体的立案标准则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社会治安状况来确定。因此,在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刑罚量刑上,应以当地司法机关的规定为准。 法律依据 (二)受刑事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百七十九条 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九节 辨 认 第二百五十八条 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侦查人员可以让被害人、证人或者犯罪嫌疑人对与犯罪有关的物品、文件、尸体、场所或者犯罪嫌疑人进行辨认。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