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请问什么情况下专利侵权当事人可以要求调整
释义
    如下情况专利侵权当事人可以请求调解:1、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纠纷;2、职务发明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奖励和报酬纠纷;3、专利权归属侵权纠纷;4、其他纠纷。《专利法》第六十五条法律依据:《专利法》第六十五条《专利法》第六十五条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可以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当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侵权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停止侵权行为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进行处理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专利侵权当事人可以要求调整的情况
    如下情况专利侵权当事人可以请求调解:1、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纠纷;2、职务发明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奖励和报酬纠纷;3、专利权归属侵权纠纷;4、其他纠纷。法律依据:《专利法》第六十五条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可以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当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侵权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停止侵权行为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进行处理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哪些情况专利侵权当事人可以请求调节
    专利侵权当事人可以请求调节的情况如下:1、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纠纷;2、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归属纠纷;3、职务发明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奖励和报酬纠纷;4、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专利权授予前使用发明而未支付适当费用的纠纷;5、发明人、设计人资格的纠纷。请求调解专利纠纷的,应当提交请求书和有关证据。
    什么情况下不授予专利权
    对下列各项,不授予专利权:1、科学发现;2、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3、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4、动物和植物新品种;5、用原子核变换得的物质。6、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同实用新型专利相比,发明专利获得条件更为严格,在创造性方面,实用新型仅要求有实用性特点和进步。就新颖性而言,则不如外观设计要求高,外观设计新颖性不仅要求未有相同的外观设计被公开,而且还要求未有相似的外观设计被公知。 发明专利权期限为20年,而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则10年。
    什么情况下外观专利无效
    我们都知道专利是知识产权获得法律保护的一种常见的方式,但并非所有的专利都能获得法律的认可,接下来我将谈谈外观设计专利无效的情形。1、被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为现有设计、不具有明显区别或者与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的;2、被授予专利权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不符合美感或者非新设计;3、被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专利没有清楚显示要求保护的产品;外观设计出现上述情形的不能取得专利权,已经取得专利权的,可以宣告其无效。
    什么情况下专利权终止?
    专利权终止情况主要有下列三种:第一、期限届满终止:发明专利权自申请之日起算20年,实用新型或者外观设计专利权自申请之日起10年,依法终止。第二、没有按照规定缴纳年费的终止。特别提醒:如果是没有按照法律规定缴纳年费的话,可以在当年年费缴纳期满的六个月之内进行补交年费和滞纳金,恢复专利权。否则,自滞纳期期满之日起两个月内,最早不早于1个月,作出专利权终止通知,通知专利权人,如专利权人仍未启动恢复程序或恢复程序未被批准的,专利管理机构将在终止通知书发出后四个月内,在专利登记簿和专利公报上分别予以登记和公告。之后,专利申请案卷存入失效案卷库。专利权因未缴纳年费而终止的,终止日为上一年度期满日。法律依据是《专利法实施细则》第96条的规定。第三、专利权人主动声明放弃专利权。专利权终止之后任何人可以免费实施其专利技术,专利技术变成为公共资源的一部分。专利权终止与专利权无效是有差别的,专利权终止是从终止日之后才变成公共资源,专利无效是视为专利权自始无效。
    
     该内容由 邵彦萍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3: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