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因偷税漏税被起诉,被判刑几年? |
释义 | 逃税罪的刑罚分为三档,根据逃避缴纳税款的数额大小和占应纳税额的比例,分别处以不同刑期和罚金。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的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且占应纳税额30%以上的可判三至七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罪的则对单位判处罚金等等。 法律分析 1、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等等。 拓展延伸 被判刑的偷税漏税案件,刑期有何规定? 被判刑的偷税漏税案件,刑期的具体规定取决于多个因素。根据相关法律条款,偷税漏税数额、持续时间、行为主体的故意程度以及是否主动履行补缴义务等都会被考虑。一般情况下,严重的偷税漏税行为可能被判处较长的刑期,而较小的数额或者初犯可能会有较轻的刑罚。此外,是否主动向税务机关主动投案、配合调查等也会对刑期产生影响。总体而言,刑期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公平和正义。具体刑期的规定可以参考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司法解释。 结语 对于被判刑的偷税漏税案件,刑期的长短由多个因素决定。根据相关法律条款,考虑偷税漏税数额、持续时间、故意程度以及是否主动履行补缴义务等因素。通常,严重的偷税漏税行为可能面临较长刑期,而较小数额或初犯可能判较轻刑。此外,主动投案、配合调查也会影响刑期。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公平正义。具体刑期规定可参考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