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网络诈骗银行卡冻结的方法有哪些 |
释义 | 银行卡冻结问题及手机丢失后的防范措施。第三方支付牌照公司普遍使用验证码来保障支付安全,但仍存在漏洞。建议持卡人仔细阅读协议,避免无需验证码的情况。手机丢失后,挂失SIM卡和银行卡,通过手机银行APP或电话挂失。挂失支付宝和微信账户,通过电话挂失或登录账户进行冻结和修改密码。这些措施可防止他人接收验证码和保护个人资金安全。 法律分析 银行卡冻结: 在目前看来,银行卡冻结通常是通过第三方支付网站以及手机验证码。目前已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公司共有269家,使用较为普遍的则为支付宝、财付通、快钱等。对于银行而言,持卡人使用第三方快捷支付时,银行收到付款指令后会直接进行付款。但是付款后,银行也不能查询到资金的流向,只能显示出持卡人所使用的快捷支付方式。追回款项,同样需要第三方快捷支付公司判定。在保障第三方支付的安全性问题,验证码是最有力的方式之一,但目前它也存有漏洞。 银行方面建议,持卡人在使用网上快捷支付时,要仔细阅读相关协议,避免无需验证码的情况出现。而对于未能收到银行交易短信的原因,同样存在较多的可能性。 手机丢失,怎么防止银行卡被冻结: 1、挂失手机SIM卡: 打电话挂失SIM卡,尽快补办。因为无论是支付宝还是微信,要想登陆,获取到验证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手机丢失要第一时间冻结SIM卡,防止别人接收到手机验证码。 2、挂失银行卡: 致电银行挂失银行卡,也可借用亲朋好友的手机,登录手机银行APP,通过“账户挂失”功能进行挂失。 还可以通过输错3次手机银行密码的方式,当日冻结网上银行,为追回损失争取时间。 3、挂失支付宝: 可以拨打电话95188挂失账户,解除手机号码和支付宝的绑定,也可以借用亲朋好友的手机,登录个人支付宝账户,选择“设置—安全中心—挂失账号”直接挂失,同时修改支付宝密码。 4、挂失微信: 可以借用亲朋好友的手机,登录个人微信账户,选择“设置—账号与安全—微信安全中心”冻结账号,也可以登录网冻结账号,同时修改微信密码。 结语 银行卡冻结,使用第三方支付网站和手机验证码是常见方式。目前有269家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公司,如支付宝、财付通、快钱等。银行无法查询资金流向,追回款项需依赖第三方支付公司。保障安全性的验证码也存在漏洞。建议持卡人仔细阅读协议,避免无需验证码的情况。手机丢失时,挂失SIM卡和银行卡是防止冻结的重要措施。挂失支付宝和微信账户也可保护资金安全。请及时采取措施以防不测。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七条 催收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应当认定为本解释第六条规定的“有效催收”: (一)在透支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后进行; (二)催收应当采用能够确认持卡人收悉的方式,但持卡人故意逃避催收的除外; (三)两次催收至少间隔三十日; (四)符合催收的有关规定或者约定。 对于是否属于有效催收,应当根据发卡银行提供的电话录音、信息送达记录、信函送达回执、电子邮件送达记录、持卡人或者其家属签字以及其他催收原始证据材料作出判断。 发卡银行提供的相关证据材料,应当有银行工作人员签名和银行公章。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九条 恶意透支的数额,是指公安机关刑事立案时尚未归还的实际透支的本金数额,不包括利息、复利、滞纳金、手续费等发卡银行收取的费用。归还或者支付的数额,应当认定为归还实际透支的本金。 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提起公诉时,应当根据发卡银行提供的交易明细、分类账单(透支账单、还款账单)等证据材料,结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所提辩解、辩护意见及相关证据材料,审查认定恶意透支的数额;恶意透支的数额难以确定的,应当依据司法会计、审计报告,结合其他证据材料审查认定。人民法院在审判过程中,应当在对上述证据材料查证属实的基础上,对恶意透支的数额作出认定。 发卡银行提供的相关证据材料,应当有银行工作人员签名和银行公章。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四条 为信用卡申请人制作、提供虚假的财产状况、收入、职务等资信证明材料,涉及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或者涉及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的规定,分别以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和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定罪处罚。 承担资产评估、验资、验证、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职责的中介组织或其人员,为信用卡申请人提供虚假的财产状况、收入、职务等资信证明材料,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九条的规定,分别以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和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定罪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