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父母离婚后,子女不必承担父母的债务。作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父母的债务需要当事人自己承担民事责任。除非子女继承了父亲的遗产,同时也继承了父亲的债务,然后他们有义务归还这些债务。 从情感和社会公德上讲,子女可以尽力帮助父母分担部分债务,但在法律上,债权人无权直接向子女讨债。孩子和父母之间的财产和债务问题并不相关。 首先,我国法律中没有偿还父子债务的规定。也就是说,子女没有义务偿还父亲的债务,除非他们继承了父亲的遗产,同时也继承了父亲的债务,然后他们有义务归还这些债务。 当父母意外欠债时,在法律上,我们应该参照子女是否继承父母的遗产。如果子女继承了父母的遗产,那么他们同时也继承了他们的债务,那么他们有义务偿还这些债务。相反,他们没有义务偿还父母的债务。 一、夫妻离婚后债务如何处理? 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十七条规定:夫妻为共同生活或为履行抚养、赡养义务等所负债务,应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离婚时应当以夫妻共同财产清偿。 下列债务不能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应由一方以个人财产清偿: ①夫妻双方约定由个人负担的债务,但以逃避债务为目的的除外。 ②一方未经对方同意,擅自资助与其没有抚养义务的亲朋所负的债务。 ③一方未经对方同意,独自筹资从事经营活动,其收入确未用于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 ④其他应由个人承担的债务。 在现实生活中,对于婚姻关系期间夫妻任何一方不管以自己的名义还是以双方的名义所借的任何债务首先推定其为夫妻共同债务,如夫妻另一方主张其为个人债务的,则应提交证据,承担证明责任,否则应由共同财产偿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