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定监护人该如何设定 |
释义 | 未成年人监护人的设立有两种情况:一是未成年人的父母是他们的监护人;二是如果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没有监护能力,由有监护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或与未成年人关系密切的父亲、母亲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其他亲友作为监护人。 法律分析 未成年人监护人的设立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未成年人的父母是他们的监护人; 2、如果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没有监护能力,由有监护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或与未成年人关系密切的父亲、母亲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其他亲友作为监护人。 拓展延伸 在法律范畴内设定法定监护人需要遵守一定的程序和规定。首先,应该确定需要设定监护人的对象,比如未成年人或者成年人失去了行为能力。其次,应该确定监护人的资格条件,比如是否有犯罪记录或者是否具有照顾被监护人的能力。然后,应该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申请,包括提交申请材料、接受审查和公示等环节。最后,应该签署监护协议,并且在监护期间遵守法律规定,确保被监护人的权益得到保护。设定法定监护人需要严格遵守法律程序,确保监护人的合法性和被监护人的权益得到保障。 结语 未成年人监护人的设立包括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等,但需遵守法律程序。首先确定监护对象和监护人资格条件,其次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申请,最后签署监护协议并遵守法律规定。设定法定监护人需严格遵守法律程序,确保监护人的合法性和被监护人的权益得到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