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可解除合同的几种情形 |
释义 | 首先对于劳动合同的解除,在劳动合同依法订立之后,同时双方尚未全部履行之前,因为某种的原因使得劳动合同中的一方或者双方的当事人均决定提前取消双方的劳动关系法律行为。 一般来说,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当出现以下情形的,可以依法解除: (一)立即解除劳动合同情形: 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当出现了以下4种情形的,可以立即解除 1、首先是试用期之内,用人单位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的相关条件的; 2、发现劳动者已经严重的违反了用人单位的劳动纪律或者是规章制度的; 3、劳动者在劳动期间出现了严重的失职,徇私舞弊,其行为给用人单位造成恶劣严重的损失; 4、被依法追究了刑事责任的人员。 (二)用人单位在下述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在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提前30天,同时以书面告知的方式告知劳动者本人。根据《劳动法》中的第二十七条相关规定: 1、如果用人单位已经处于濒临破产的情况,或者是在整顿期间,以及其他发生生产经营状况不良,或者危机等。 2、如果公司由于某些原因需要进行裁员时候,需要提前向工会或全体的职工说明相关情况,履行告知之后,可以进行裁员。 同时《劳动法》相关规定: 如果劳动者因为患病或者非因工而负伤的,在康复之后,不能再从事原来的工作,或者无法胜任用人单位所另行安排工作; 劳动者出现无法胜任其工作的;劳动合同在订立之后,由于外界环境变化,使得当事人无法继续其所确定的劳动合同,此时,在进行商议失败的,此时可以进行的合同的解除。 除此之外,在解除劳动合同之后,用人单位需要对劳动者予以一定的补偿。 根据我国法律相关规定,根据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不满一年的,按照一年进行计算,予以一个月工资的经济的补偿金。 (1)如果劳动合同在双方协商一致以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此时由用人单位进行解除。 (2)如果劳动者不能胜任相关工作,且在经过培训或岗位调整后,仍然无法胜任该岗位工作的,此时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两种情形所予以的补偿金,最多不能超过一年,即12个月。 (3)当由于劳动合同订立之后,客观情况发生了变化,使得原有的劳动合同已经无法履行了,此时经过当事人协商之后无法取得共识,或者形成变更劳动合同协议的,此时用人单位将解除劳动合同。 (4)当用人单位出现了资金层断裂,资金不畅的时候,用人单位难以维持时,用人单位面临破产,重组情形的,此时由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