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累犯是否一定被判缓刑? |
释义 | 本文讲述了缓刑的适用条件和累犯的特点以及二者之间的区别。不适用缓刑的四种情形包括不具有悔罪表现、拒不交出违法所得、因侵犯知识产权再次犯罪或其他不宜适用缓刑的情形。缓刑的适用条件包括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有悔罪表现、不是累犯以及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未成年罪犯符合刑法规定的情形可以宣告缓刑,但同时具有特定情形的不能适用缓刑。 法律分析 由于缓刑的适用需要罪犯有悔罪表现,不致再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作为条件。而累犯则是受过刑事处罚后仍然犯罪,具有较大的人身危险性。因此,对于累犯,缓刑的适用会违背我国刑罚的目的。所以,累犯不应该被判缓刑。 一、特殊情形是指哪四种不适用缓刑 不适用缓刑的4种情形: 1.不具有悔罪表现的; 2.拒不交出违法所得的; 3.因侵犯知识产权被刑事处罚或者行政处罚后,再次侵犯知识产权构成犯罪的; 4.其他不宜适用缓刑的情形。 适用一般缓刑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 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 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 二、缓刑何时适用 《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的人身危险性较大,适用缓刑难以防止其再犯。因此,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即使其所判处的刑罚为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能适用缓刑。 对未成年罪犯符合刑法第七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的,可以宣告缓刑。如果同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对其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应当宣告缓刑: (一)初次犯罪; (二)积极退赃或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 (三)具备监护、帮教条件。 拓展延伸 什么叫缓刑?缓刑时能贷款么 缓刑,是有条件的不执行原来判决的刑罚。 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适用缓刑必须符合以下两个条件:第一是适用缓刑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这类犯罪分子所犯的罪行都比较轻,如果罪行较重,判处的刑罚在3年以上的,或者是累犯的,都不能适用缓刑。 第二是该犯罪分子有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于再危害社会。 如果当事人具有贷款资格的,银行审查合格的,被判缓刑的人能贷款。 结语 缓刑的适用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不适用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同时,缓刑的适用也要考虑罪犯的悔罪表现和人身危险性。对于未成年罪犯,如果符合刑法规定,也可以宣告缓刑。缓刑的适用需要综合考虑,以保证刑罚的有效性和公平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六十五条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