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犯偷税漏税罪如何判刑? |
释义 | 偷税漏税罪的判刑规则:偷税漏税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且占应纳税额30%以上者,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自然人,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同时,并处偷税数额五倍以下的罚金。对单位犯偷税罪,采取双罚制,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单位负责人员依法处罚。 法律分析 一、偷税漏税罪如何判刑 1、偷税漏税构成逃税罪的判刑规则: (1)偷税漏税的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的,构成逃税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偷税漏税的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30%以上的,则应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二、偷税漏税具体的处罚方式是什么 1、对自然人偷税并处罚金 (1)针对偷税犯罪行为的贪利性特征,对自然人犯罪主体在各层次量刑幅度内,除规定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自由刑外,一律规定了“并处偷税数额五倍以下的罚金”。 (2)其立法精神是,主刑和附加刑必须同时判处,不具有选择性,以防止偷税人在经济上占便宜。 2、对单位犯偷税罪采取双罚制 (1)即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同时对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条的规定处罚。 (2)在司法实践中、对单位判处罚金后,一般对单位的责任人员只判处自由刑,而不再并处罚金,这种作法是否符合立法精神,尚有待进一步讨论。 结语 根据以上所述,偷税漏税罪的刑罚依据《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进行判定。对于偷税漏税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的情况,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而对于数额巨大且占应纳税额30%以上的情况,则可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自然人偷税行为一律规定了并处偷税数额五倍以下的罚金,以防止其获得经济上的便宜。对单位犯偷税罪采取双罚制,即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同时对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罚。对于单位的责任人员一般判处自由刑,是否并处罚金,还需进一步讨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2021修正):第五章 关税 第五十四条 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出口货物的发货人、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是关税的纳税义务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2021修正):第五章 关税 第六十五条 进口环节海关代征税的征收管理,适用关税征收管理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2021修正):第五章 关税 第五十七条 特定地区、特定企业或者有特定用途的进出口货物,可以减征或者免征关税。特定减税或者免税的范围和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依照前款规定减征或者免征关税进口的货物,只能用于特定地区、特定企业或者特定用途,未经海关核准并补缴关税,不得移作他用。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