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婚时如何划分按揭房屋的权益? |
释义 | 离婚时夫妻共同负债的房屋,若由一方婚前购买并婚后共同还贷,则需协商处理或由法院判决归登记一方所有,未还贷款为其个人债务。若夫妻共同出资购买,为共同财产,需协商处理或由法院判决,可竞价取得或判归一方所有并支付补偿,若双方不主张所有权,则可拍卖或变卖房屋并分割价款。 法律分析 离婚时有贷款的房屋,如果是由一方婚前付首付贷款购买的房屋,婚后夫妻双方共同还贷的,应当由夫妻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由法院判决的,法院可以将判决该房屋归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房屋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并由获得房屋所有权的一方对另一方就婚后共同还贷部分及房屋增值部分支付相应的补偿。 如该房屋是婚后夫妻双方共同出资贷款购买的房屋,就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应当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的,如双方均主张房屋所有权的,可以竞价取得;如果一方主张所有权的,可以将房屋判归该方所有并向另一方支付相应补偿;如双方均未主张所有权的,则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双方申请将房屋拍卖或变卖,就价款进行分割。 拓展延伸 离婚时如何保护自己的财产权益? 离婚时,保护自己的财产权益至关重要。首先,要收集和整理所有与财产相关的文件和证据,包括房产证、购房合同、按揭合同等。其次,寻求专业的法律咨询,了解离婚财产分割的相关法律规定和程序。在与对方协商划分财产时,要保持冷静和理性,坚持自己的权益。如果无法达成协议,可以考虑通过诉讼途径解决争议,寻求法院的裁决。在整个过程中,要妥善保护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避免受到不必要的损失。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位经验丰富的离婚律师,他们可以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和帮助,确保您的财产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结语 离婚时涉及贷款房屋,根据购买方式不同,处理方式也有所不同。若为一方婚前付首付贷款购买的房屋,夫妻双方共同还贷,应协商解决,如协议不成,法院可判决归登记一方,未归还贷款为其个人债务,获得所有权的一方需补偿另一方。若为婚后夫妻共同出资贷款购买的房屋,属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需协商处理,如协议不成,法院可根据双方主张判定所有权或进行拍卖变卖并分割价款。离婚时应保护财产权益,咨询专业律师并妥善保管相关文件与证据,如无法协商,可通过诉讼途径解决争议。保护个人隐私与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七十八条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依前款规定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不动产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原则,由不动产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第七十六条双方对夫妻共同财产中的房屋价值及归属无法达成协议时,人民法院按以下情形分别处理: (一)双方均主张房屋所有权并且同意竞价取得的,应当准许; (二)一方主张房屋所有权的,由评估机构按市场价格对房屋作出评估,取得房屋所有权的一方应当给予另一方相应的补偿; (三)双方均不主张房屋所有权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拍卖、变卖房屋,就所得价款进行分割。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