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抚养费逾期未给,能否起诉要求一次性付清? |
释义 | 父母抚养费支付期限的法律规定及实践要求。根据最高院司法解释,父母对抚养期限的约定应受法律保护。在无约定情况下,法定期限为高中教育完成后。一次性支付抚养费的情况需满足多个条件,包括双方同意和支付方有能力等。根据《民法典》,离婚后子女由一方抚养,另一方应负担部分或全部抚养费,如双方无法协议,由法院判决。 法律分析 一般可以约定抚养费给付到孩子十八岁,或独立生活为止。根据最高院的司法解释(一),到孩子完成高中教育阶段时,父母就没有义务再对孩子进行抚养费的支付,但从现实情况看,上大学的阶段甚至大学毕业后尚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阶段,父母资助的情况相当普遍。我们认为,在父母对抚养期限没有约定的情况下,父母抚养期限适用法定的高中教育阶段完毕后;在父母对抚养期限有明确约定的情况下,适用父母的约定。比如,父母约定支付抚养费至孩子大学毕业止,若一方在孩子上大学后拒不履行,孩子有权向其主张抚养费用。实践中很多当事人特别是女方希望一次性支付孩子的抚养费用,根据有关司法解释和司法实践来看,当事人的这种要求往往得不到法院的支持。法院判决或调解一次性支付孩子的抚养费的情况往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一方要求一次性支付; 2.另一方同意一次性支付; 3.另一方完全有一次性支付的能力; 4.不损害他人权益。也就是说,如果另一方不同意一次性给付孩子的抚养费,法院很难支持一方一次性支付抚养费的诉讼请求。 法律客观: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结语 根据最高院的司法解释,父母对孩子的抚养费支付期限通常约定为孩子十八岁或独立生活为止。然而,实际情况中,很多孩子在上大学阶段甚至毕业后仍需要父母的资助。在没有约定的情况下,法定的高中教育阶段完毕后父母的抚养期限结束;而在有明确约定的情况下,按照父母的约定执行。要求一次性支付抚养费的诉讼请求通常需要满足多个条件,包括对方同意、有支付能力且不损害他人权益。根据《民法典》规定,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另一方应负担部分或全部抚养费,具体费用和期限可由双方协议或由法院判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条 经老年人同意,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赡养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和老年人的意愿。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所在单位监督协议的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七章 司法保护 第一百零八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严重侵犯被监护的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单位的申请,依法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或者撤销监护人资格。 被撤销监护人资格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继续负担抚养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四条 赡养人、扶养人不履行赡养、扶养义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扶养人所在单位应当督促其履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