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判无期徒刑要判多少年 |
释义 | 法律分析:无期徒刑不存在多少年的问题,从字面上理解,无期徒刑就是不限时长的关押,是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并强迫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但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的表现符合法定条件的,可以减刑。无期徒刑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十三年。 一、中国无期徒刑是多少年 我们知道,无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的刑罚方法。无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宣判之日起计算,判决宣判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能折抵刑期,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后,执行有期徒刑,先行羁押的日期也不予折抵刑期。由于无期徒刑是最为严重的自由刑,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必然是罪行极其恶劣、人身危险性极大的犯罪分子。很多人认为对无期徒刑适用减刑会放纵犯罪。刑法同样考虑到这一点,不管是有期徒刑还是无期徒刑,减刑都是有基本的底线的。刑法中关于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规定如下:(一)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实际执行期限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二)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三)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年。所以说,无期徒刑原本是无限期的自由行,经过减刑之后,最低执行刑期不得少于十三年。 二、无期徒刑和死缓的区别是什么呢 无期徒刑和死缓的区别: 1、在刑罚的变更上。 (1)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有以下三种处理方法: 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 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2)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认罪服法、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立功表现的,可获得减刑,由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 在司法实践中,一般也以实际服刑两年为考验期。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可以”减为有期徒刑,而死缓两年考验期满,如无故意犯罪,则是必须减刑。无期徒刑什么意思。 2、在考验期限的计算上。死缓两年考验期从生效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一般是终审判决书的日期起满两年;无期徒刑的“考验期”一般是从入监之日起计算。 无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者只适用于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死缓判决后两年内无再犯罪的,不再执行死刑,一般转为无期。 三、通常减刑是如何认定的减刑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认定减刑,就是审查正在服刑的犯罪分子是否符合减刑的条件。 减刑的条件包括: (1)减刑适用的对象是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还有立功表现的。 减刑的认定标准: 1、减刑的对象条件 减刑只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减刑的实质条件 “可以”减刑的实质条件,是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 3、减刑的限度条件 减刑的限度为: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1/2;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13年;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25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25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20年。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十六条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场所执行;凡有劳动能力的,都应当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