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犯罪构成要素包括
释义
    任何犯罪都包括四个方面的构成要素,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
    1、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
    2、犯罪客观方面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具体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以及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其中危害行为是一切犯罪构成的客观方面都必须具备的条件。
    3、犯罪主体是指实施了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并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人。犯罪主体中的“人”包括自然人和单位,其中单位犯罪实行双罚制。自然人成为犯罪主体,必须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4、犯罪主体对自己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后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它包括罪过(犯罪的故意或者犯罪的过失),以及犯罪的目的和动机。
    一、交通肇事罪的条件有哪些
    交通肇事罪的条件如下:
    1、本罪的犯罪对象是指刑法保护和侵犯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关系。侵犯交通事故罪的对象是公共交通安全;
    2、本罪的客观犯罪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和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3、本罪的犯罪主体是指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危害行为的自然人;
    4、本罪的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行为人有罪,包括故意和过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违反交通管理法规,造成重大事故、重伤、死亡或者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事故发生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犯罪记录几年可以消除
    犯罪记录几年都不可以消除。不管经过多长时间,都会伴随着个人,但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一、存在下列情形才算有违法犯罪记录:
    1、在涉及行政案件时,会有违法记录。违法记录属于行政处罚,只对被处罚者本人有影响,包括入伍、报考军警院校等;
    2、在涉及刑事案件时,会有犯罪记录。犯罪记录也称为案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相关法律中一般属于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
    二、犯罪的构成如下:
    1、客体属于相关法律所保护而为犯罪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2、客观方面属于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
    3、主体属于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或单位;
    4、犯罪主观方面属于犯罪主体对自己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总的来说,犯罪记录几年都不可以消除,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如果犯罪,就会受到相应的处罚,会影响未来生活。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1:3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