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下班工伤认定标准,法律有哪些规定
释义
    关于下班工伤认定标准,法律规定了上下班途中的范围。然而,劳动者认定工伤时面临多个问题,包括建筑行业认定难、交通事故责任划分难、调查取证难等。建议立即咨询律师,他们可以帮助解决这些问题,包括依据法律规定认定行业情况、获取公安机关的事故责任认定、协助调查取证等。
    法律分析
    因工作性质的不同,其工作场所也不一定只有一处,而既使住处和工作场所仅有一处,职工往返于两地之间也不一定只有一条路径可供选择,因此只要是在职工为上下班而往返于住处和工作单位之间的合理路径之中,即应该认定为“上下班途中”。【风险提醒】劳动者发生人身损害事实时,在经过一系列的检查与鉴定后,可认定为工伤获得赔付,可是在生活中,很多劳动者往往不能如愿认定为工伤,如:
    1、建筑行业、个人挂靠其他单位对外经营的情况认定难;
    2、责任划分不清的交通事故认定工伤难;
    3、调查取证难;
    4、申请人作虚假材料惩处难;
    5、工伤认定及取得待遇赔偿难。【专家建议】出现这样的问题,建议立刻咨询律师,律师可以帮助您:1、依据法律规定对建筑行业、个人挂靠其他单位对外经营的情况认定;
    2.获取可靠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事故责任认定;
    3.协助调查取证;
    拓展延伸
    工伤认定程序与申请要点
    工伤认定程序与申请要点是指在工伤认定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系列程序和注意事项。首先,受伤员工应及时报告事故,并尽快向用人单位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其次,用人单位应及时报告工伤,并协助员工进行工伤认定申请。接下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工伤认定机构将进行认定程序,包括调查核实、医学鉴定等环节。申请人应提供真实、完整的证据材料,并积极配合工伤认定机构的调查工作。最后,根据工伤认定结果,员工可以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因此,了解工伤认定程序与申请要点对于受伤员工及用人单位都非常重要。
    结语
    根据相关政策法规分析,只要是在职工为上下班而往返于住处和工作单位之间的合理路径之中,即应该认定为上下班途中。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劳动者往往不能如愿认定为工伤,面临诸多困难,如建筑行业和个人挂靠其他单位对外经营的情况认定难、交通事故责任划分不清难、调查取证难等。因此,建议遇到这类问题时立即咨询律师,律师可以帮助您依据法律规定认定特殊情况,获取可靠的事故责任认定,并协助调查取证。了解工伤认定程序与申请要点对于受伤员工及用人单位都非常重要。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六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工伤保险的政策、标准,应当征求工会组织、用人单位代表的意见。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三章 工伤认定 第二十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作出工伤认定决定需要以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结论为依据的,在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尚未作出结论期间,作出工伤认定决定的时限中止。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与工伤认定申请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2:3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