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婚前财产公证效用: 1、有效防止婚后的财产纠纷; 2、对男女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任何一方不得违反约定,否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明确财产的归属问题。 一、夫妻忠诚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吗 夫妻忠诚协议的法律效力根据双方在婚前或婚后,自愿制定的有关约定为准。夫妻之间应该相互忠实,允许夫妻对双方有关财产的归属进行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若忠诚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该协议并不违反法律规定,是合法有效的,会得到法律的支持。根据法律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二、夫妻进行财产约定须遵守的原则有哪些? 夫妻进行财产约定应遵守的原则有:自愿原则、公平原则、合法原则、合理原则、书面原则、约定明确原则等。根据相关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登记前后,双方财产的归属问题,并且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约定生效后,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三、该如何避免离婚财产纠纷? 避免离婚财产纠纷的办法是在结婚前做婚前财产公证,或者婚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的做婚后产权变更,结婚以后可以对每一笔财产支出和债务列出明细; 或者在婚前以及婚后双方对取得的财产问题进行明确的约定,签订财产协议,这些方法都可以避免离婚引发财产纠纷的。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公证法》第十一条 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公证机构办理下列公证事项: (一)合同; (二)继承; (三)委托、声明、赠与、遗嘱; (四)财产分割; (五)招标投标、拍卖; (六)婚姻状况、亲属关系、收养关系; (七)出生、生存、死亡、身份、经历、学历、学位、职务、职称、有无违法犯罪记录; (八)公司章程; (九)保全证据; (十)文书上的签名、印鉴、日期,文书的副本、影印本与原本相符; (十一)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愿申请办理的其他公证事项。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公证的事项,有关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向公证机构申请办理公证。 |